成语典故:一意孤行
一意孤行【释义】
孤行:独自行事。顽固地按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出处】
汉 · 司马迁《史记 · 酷吏列传》。
赵禹和张汤,是汉景帝是的两个大臣。
赵禹为人耿直,做官清廉,对自己约束得十分严格。入朝当官以后,他为自己约法三章,一是遣散家中门客,不再听他们的闲言碎语;二是断绝与亲密朋友的来往,尽量少受他们的人情影响;三是婉言谢绝公卿大夫的邀请,不与他们往来应酬。赵禹认为只有这样坚决杜绝各种吃请,才能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孤立行一意”,也就是不听别人怎么说,始终坚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公正地处理各种事务。
张汤为人奸滑,愿意巴结权贵,与长安的许多商人富豪关系密切。张汤还十分能言善辩,得到景帝的赏识,很快晋升为御史大夫。
一次,景帝召集群臣商议与匈奴和亲的事,博士狄山主张和亲。这时,张汤站出来蛮横地攻击狄山:“你真是个迂腐之人,简直无知到了极点!”
狄山回击说:“我是愚忠,你是诈忠。我早就看出你是一个狡诈的小人啦!”
张汤是景帝的宠臣,如今被人辱骂,这还得了!景帝当即责问狄山:“你能掌管一个郡,不叫匈奴进犯吗?”“臣不能”。“你能掌管一个县吗?” “臣也不能。”“能掌管一个要寨吗?” 狄山知道再强辩下去没有好处,就说了句:“臣能”。
于是,景帝马上传旨,叫狄山到边境的一个关口去防要寨。可是没几天,匈奴入侵,将狄山抓住杀害,砍下他的脑袋带走了。这件事使群臣震惊,大家对张汤更加畏惧了。
张汤认为有景帝庇护,越发为所欲为,渐渐激起了民愤。一些官吏联名上书景帝,揭露了张汤的许多坏事。景帝发觉自己受了骗,就派“孤立行一意”、秉公执法的赵禹去责问张汤。张汤自知罪恶深重,就自杀了。
“孤立行一意”,对赵禹来说是个褒义词,而后来演化成“一意孤行”成语后,就变成贬义词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