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女童疑因医院违规使用抗生素致耳聋
3岁女童疑因医院违规使用抗生素致耳聋http://www.sina.com.cn2012年01月05日10:52法制周报3岁女童疑因医院滥用抗生素致聋
来源:湖南广播电视台-《法制周报》
《法制周报》记者 谭明
冬季北京的清晨格外地冷,在昌平的一间出租屋里,睡得正香的苗苗被妈妈燕婷(化名)轻轻地拍醒。在简单的洗漱之后,3岁2个月的苗苗跟着妈妈出了门。
她们的目的地是北京某聋儿康复中心。苗苗要在那里做康复训练,恢复自己的语言功能。在燕婷看来,这些原本与苗苗毫不相关的事情,都源自那次让自己后悔终生的庆大霉素雾化治疗。
一位不愿具名的医学院教授告诉《法制周报》记者,抗生素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范,“使用不当,不仅不能治病,还能致病。”
一次存疑的治疗
苗苗的家在河北三河市。2009年4月的一天,出生仅6个月的苗苗有些小咳嗽,燕婷带着她到当地某医院检查。“我挂的是专家号。”燕婷说,“因为孩子小,还是找专家放心些。”
经诊断,苗苗得了咽炎。处方中,医生开了庆大霉素雾化治疗。“护士拿出一个像氧气罩的东西套在孩子嘴上,孩子哭得特别厉害。护士说没事,哭得越厉害,药吸入的效果越好。”燕婷回忆,整个雾化过程苗苗都在哭。
经过治疗,苗苗的病情好转。但在苗苗10个月大时,天天照顾苗苗的奶奶发现不对劲。“她特别怕黑,而且总是不停地掏耳朵,哭闹不止。到后来,她依依呀呀的声音消失了,我们对她说话她也没反应。”
苗苗被带到了北京,经北京协和医院(微博)、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同仁医院诊断,苗苗患了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当时感觉天都塌下来了。苗苗出生时各项指标都是健康的,怎么突然耳聋了?”
燕婷请医院给苗苗做彻底检查,想找出病因,感染性耳聋、先天性耳聋、遗传性耳聋被一一排除。最后,在医生的提醒下,他们想到了苗苗半岁时做的那次庆大霉素雾化治疗。
庆大霉素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同时属于耳毒性和肾毒性药物,在卫生部1999年颁布的《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中规定,6岁以内儿童、孕妇及65岁以上老人禁止使用庆大霉素。同时,在2004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也指出,小儿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我们家都是农民,我只读了初中,还是文化水平最高的。我们哪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不然说什么也不会同意给孩子用这个药。”燕婷至今仍悔恨不已。
看不懂的抗生素
苗苗耳聋后,燕婷辞了工作带着孩子来到北京。每天清晨她带苗苗去康复学校,晚上就陪着孩子说话。“医生说,康复训练要家长一起配合,要不停地跟她说话,让她熟悉如何说。”
在康复学校里,燕婷认识了很多妈妈,她们的孩子有着和苗苗相似的遭遇,她还跟江苏镇江的一位妈妈成了朋友。(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84802117)“那位妈妈是个知识分子,她的孩子也是因抗生素致聋,她还专门开博客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在康复学校,老师们经常告诉我们要注意抗生素的使用,他们说抗生素对孩子的危害是最大的。”燕婷对记者说。
据了解,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因此造成的肌体损伤以及病菌耐药性更是无法统计。儿童成为抗生素滥用的最大受害者,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不当使用耳毒性抗生素而耳聋。
时至今日,燕婷仍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只有6个月,重量不足5公斤,医生却给她使用这种危险的药物。
湘南某儿童医院一位儿科医生告诉记者,“我们医院已经好几年没用过庆大霉素,不到万不得已,医院一般不会用这种药。”不过,他也向记者透露,虽然按照《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庆大霉素对6岁以下儿童是禁用药,但是在临床上还是有医生会使用。“如果这个医生行医多年,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经确诊确需使用,对剂量进行必要控制的前提下,还是可以使用的。”
“相对于其他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的适用性比较广,在很多疾病上都能够使用,而且也有一定的疗效,开抗生素类药,可能是最简单的治疗方法,如果不开抗生素,对医生的要求要高很多,医生需要对病人做细致的检查,这对医生的技术和耐心都是一个考验。所以,很多医生喜欢开抗生素。”一位不愿具名的医学院教授称。“有些医生,病人一来就使用见效快的抗生素,目的就是尽快让病人的病情得到控制,这样医生的压力就会减轻。”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因为医疗事故的举证责任是倒置的,有些医生为了避免‘不作为’的医疗责任,也会选用见效更快的抗生素药物。”一位长期从事医疗事故纠纷的律师对记者说。
某医学院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向记者道出了另外的隐情,抗生素价值大,用量多,医生能从中提取的回扣也多。也是个别医生喜欢开抗生素的原因。这是个业内人都知道却避而不谈的话题。
“我只想听她叫声妈妈”
“现在讨论该不该用庆大霉素已经晚了,我现在就想给苗苗讨回一个公道,想知道她是怎样聋的。”燕婷说,在那位江苏妈妈的提醒下,她想到通过法律途径给苗苗讨个说法,她将当初给苗苗治病的那家医院告上了法庭。
“在对苗苗使用庆大霉素的问题上,院方很明显违反了诊疗规范的。”苗苗的代理律师杨某对记者说,“第一,根据《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庆大霉素对6岁以内儿童禁止使用。而且根据使用规范,即使当时有必要对苗苗使用庆大霉素,用量应低于10mg,而当时医院却使用了20mg,是用药标准的两倍多。而且根据《抗菌素合理应用原则》规定,超声雾化加入抗菌素是不合理应用。”
杨律师还指出,在对苗苗治疗过程中,医院也没有尽到必要的询问义务和告知义务。
日前,家人申请对苗苗做了一次医疗司法鉴定,鉴定结论为“不确定庆大霉素的使用与耳聋存在因果关系。”杨律师告诉记者,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因此在鉴定机构无法明确排除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因果关系前提下,院方在法律上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我想申请重新鉴定,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不是为苗苗一个孩子,也是为了更多像苗苗一样的孩子。”谈到这里燕婷有一些无奈,“可是我经济上已经很难承受这样的支出了。现在我们在北京每个月房租水电要1000多元,每个月的康复费还要4000多元。”
说到这里,燕婷有些哽咽。“孩子还只有3岁,以后的路会很长,不能因为她的耳朵而毁了她一辈子。为了孩子,我现在再辛苦都是值得的。我只想有一天能听到她叫我‘妈妈’。”(本报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fazhizhoubao)
哪些药物可导致耳聋
(2009-05-18)
近年来,非抗生素药物致聋报道有增多趋势,在应用时应高度重视。非抗生素类致聋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利尿药 此类药物的耳聋性反应率约为7%,如利尿酸、速尿、丁苯氨酸等,往往在使用较大剂量时才发生耳损害。而速尿对听力的损害较为隐匿,需注意提防,及时停药可能恢复。
β受体阻滞药 心得宁、心得安、氯噻酮、美多心安、肼苯哒嗪等β受体阻滞剂也有不可忽视的致聋毒性。
水杨酸类药 以阿斯匹林为代表,当每天用至6~8克时可产生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毒副作用。大部分可在48小时逐渐消失,少部分损害不能恢复。
抗疟药 此类药有奎宁、氨喹等。奎宁在治疗剂量时即可引起耳鸣、重听等反应,大剂量可能致聋,且为永久性损害,不再恢复。氯喹长期大量应用可能引起严重后果—————永久性耳聋。
抗癌药 氮芥有神经毒性,大剂量应用使血药浓度上升较高时会损坏内耳细胞,是感音性神经耳聋的重要致因。长春新碱直接损害耳螺旋器。用于妇科肿瘤的顺铂大剂量时可致突发性耳聋。此类药物的总致聋率达25%~91%,但多为可逆性损害,停药后能逐渐恢复。
预防药物性耳聋的关键在于合理使用上述耳毒性药物,其具体措施为:
详问病史 详细询问患者及家庭中有无用药致聋史,注意药物个体易感性及家族遗传作用。病史阳性者,避免应用该类药物。在治疗中发生耳中毒现象,必须告知家族中有关成员,今后应禁止应用这类药物。
保护内耳 应用耳聋性药物要保护内耳,若同时使用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泛酸钙或抗过敏药,对内耳能有一些保护作用。
计划用药 制定剂量及疗程方案,剂量应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对老人、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或已有耳聋的患者更要慎用。妊娠期药物易通过胎盘进入血循环,胎儿血药浓度约为母体的一半,临床用药应警惕胎儿发生耳中毒。
避免联合或连续应用多种耳毒性药物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利尿剂同用,或几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同用,耳聋性作用明显增加。需联合用药时应掌握其指征。
早期发现定期监测 如应用耳毒性药物,要及时发现中毒的早期症状,用药期间如出现高音调耳鸣、耳胀、耳聋、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现象应及时停药。
来源:久久健康网
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支由21名聋哑表演者献上的“千手观音”让太多人感到了震惊和感动。然而不久前,媒体又报道了一则更令人震惊的消息:这21名表演者中,竟有18名是由于小时候注射抗生素而致聋的。此消息一出,关于药物致聋的话题又被人们重新提起。 肺炎成了孩子致聋的导火索
作为千手观音的表演者之一,仅仅21岁的李响已走过了20个无声的年头。他的妈妈韩女士告诉记者,李响在1岁多时患上了肺炎,于是医生便给孩子打了庆大霉素和链霉素这两种当时应用极广的抗生素。之后,肺炎虽好了,不幸却也随之降临。
2岁时,韩女士忽然发现,孩子的耳朵出了问题,然而却为时已晚。从此之后,小李响只能靠着助听器过上寂静少声的生活。而这种经历,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并非个例。
药物性耳聋很难早发现
到底什么药物会导致耳聋,这种耳聋真的就没治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市耳鼻喉科研究所教授诸小侬。
据了解,药物性耳聋是感音神经性聋的一种,它的主要表现有两种,其一为耳蜗中毒,会导致患者出现双侧耳聋、耳鸣;其二为前庭中毒,这种情况下,患者会感觉头晕、恶心、呕吐,出现走路不稳等问题。
诸教授告诉记者,这种耳聋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它很难被早期发现,而发现之后又很难被治愈。对于一般的患者,他们通常都会在注射针剂三四个月后,才能发现听力下降。因为药物性耳聋导致的听力减退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等到发现时基本已经是重度了。对于某些易感型(即所谓家族性抗生素耳中毒)的患者,药物的影响则更是可怕。使用药物后的很短时间内,他们的听力就会迅速衰退,直至完全失聪。
药物性耳聋是儿童致残的首要原因
诸教授告诉记者,药物性耳聋的发生率较高。从门诊来看,药物性耳聋占感音神经性聋发病率的首位;聋哑学校的调查数据显示,药物性耳聋也是聋哑孩子致残的首要原因。
导致耳聋的药物以抗生素居多。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等)就是令很多孩子遭遇不幸的罪魁祸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庆大霉素和链霉素使用得极为广泛,注射抗生素一度成为令孩子退烧最快的方法。然而,极度追求疗效的副作用就是对幼儿的耳朵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
诸教授说,目前庆大霉素和链霉素已经极少使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药物性耳聋问题了。因为除了它们,目前新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还有小诺霉素、核糖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白霉素等也都具有一定的耳毒性。其他多黏菌素、洁霉素等同样具有耳毒性。而这些药物现在仍然在被广泛使用。比如多黏菌素就是一种常被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它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可能并不会造成多大伤害,但一旦碰到抗生素易感型的体质,导致孩子双耳失聪就几乎是必然的了。
此外,解热镇痛药、水杨酸制剂、利尿药,以及治疗肿瘤的药物等都有可能导致耳聋。1999年,国家颁布的《常用耳毒性药物的临床使用规范》中就公布了30种容易导致耳聋的药物,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盐酸万古霉素、阿司匹林、奎宁、速尿、利尿酸等。
青霉素和磺胺比较安全
人们通常认为,针剂注射的吸收量更大,所以会比较危险。但诸教授说,口服和外用这类药物一样会面临耳聋的风险。不少孩子就是因腹泻服用了这类耳毒性抗生素而致聋的。并且,由于药物性耳聋会有听觉细胞的损伤和死亡,如要恢复听力必须令细胞再生,而这从理论上讲是极难的。所以,对于这种几乎是不可逆的过程,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积极预防,了解药物,对自己负责。
尽量少使用抗生素,比如,婴幼儿发烧、腹泻等都要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抗生素。必须要用时,可以选择青霉素及磺胺类药物,它们是不具有耳毒性的。对抗生素比较易感的人群,更要禁用耳毒性抗生素。
患者在用药,尤其是使用针剂时,一定要问清药物的成分,并说明自己的身体情况,做到明白用药。有中耳炎的患者,即使在外用眼药水时也有必要注意一下药物的成分,无法确定的,最好找专业医生咨询,否则很可能是治了眼睛,赔上了耳朵
这里的罗红霉素,我女儿好像有吃过,坦坑路的园丁诊所,咳嗽一般都有开这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