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最年轻教授刘路:小学时奥数学得不太好(图)
22岁最年轻教授刘路:小学时奥数学得不太好(图)2012年03月27日 07:55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张强 周科际
字号:T|T15人参与0条主评论 3条评论0条总评论 打印 转发
http://y0.ifengimg.com/e90617886a4aadbf/2012/0327/ori_4f710149d28a3.jpeg 刘路即便戴着太阳帽,仍有不少人能认出他。爱科幻电影,是《哈利·波特》忠实粉丝, 还是学院长跑冠军
他年方22岁便在国际数学界崭露头角,他是学院的“中跑双冠王”,他戴着太阳帽,不爱说话、轻声细语……中南大学的本科四年级学生刘路因破解“西塔潘猜想”而成了大名人,但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书斋男”。
几天前,“湖南第一名校”中南大学对外宣布,特批刘路硕博连读,并破格聘任他为教授级研究员。为了立体了解这位“数学快男”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本报记者近日对这名大四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专访。
“你为什么要戴太阳帽呢?以前不戴的吧。”记者问。
性格:
自认太闷难交友
“我也想交朋友,但我性格太闷,大家觉得我比较无趣。”
刘路淡淡地笑了笑,用极其细微的声音说,突如其来的出名让他感到不自在。
这个来自辽宁大连的小伙子出生于1989年,目前是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的本科四年级学生。他身高176厘米,长相英俊,水汪汪的大眼睛和皮肤白嫩像女孩,他说话音量太小,初识他的人还以为他在自言自语。
刘路说自己并不高傲、冷漠,但朋友的确不多。“我也想交朋友,但我性格太闷,大家觉得我比较无趣,所以交不到朋友。”他向记者解释说。
刘路的性格,或许跟他从小接受的严格家教有关。他告诉记者,父亲高中文化水平,在一家国企的后勤部门工作;母亲大学毕业,是一家起重机公司的工程师。从小父母就对他的学业严加监管,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总免不了一顿训话。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刘路的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差,虽然他说自己“成绩不是很好”,但他中考考上了辽宁省重点高中——育明高中,高考分数超重点线56分,单就成绩来看,显然是“好学生”。
成绩:
一直被评为中等
“做题总是看不到步骤,结果出来得莫名其妙。”
刘路对数学的热爱起源于初二,他至今清晰地记得,他初三那年读完了《古今数学思想集》的前两册(注:全书共4册),该书全面论述了各种数学思想的历史渊源,据说颇为高深艰涩。
基于对数学长年累月的超前自学,高中时的刘路跟同学们就像“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据他的高一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庄笙回忆,刘路当年“数学思路敏捷而独特,解题步骤和思考方式往往出人意料”。
值得称道的是,刘路早在高一时就已开始阅读全英文的数学书籍,这为他日后用英语写学术论文并投稿给国际学术期刊打下了基础。
他念小学时曾学过奥数,学得不算太好,但他至今认为“奥数不是个坏东西,至少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
肯定奥数的意义,并不等于肯定现有的教育考核体制,对于考试分数,他从初中开始便持“不屑”的态度,这也是他念初中后放弃奥数的原因。
刘路对“分数决定论”的批判不是凭空而来的,据刘路高三时的班主任佟伟东回忆,刘路当年考试成绩不理想,原因之一便是:“做题总是看不到步骤,结果出来得莫名其妙,但中学数学是要按步骤给分的。”
就这样,一直到后来上大学,刘路始终对考试成绩漠不关心。据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领导透露,本科期间,刘路的考试成绩处于年级中等水平,但英语水平特别突出。
学习:
嗜书成癖被称另类
“有时候一大早出去,下午才回来,双肩书包里塞满了英文书。”
在刘路看来,兴趣,是人生抉择的基础,他不会去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相反,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他绝不会轻言放弃。
高考时,身为工程师的母亲非常希望刘路能报考机械自动化之类的工科专业,理由是工科实用、就业容易。
但刘路死活不从,填报高考志愿时,从一本到三本,他一律只填写“冷门”数学专业,并最终被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录取。
父母拧不过他,也就任其选择了,在刘路南下长沙念大学后,父母仍希望他考研时能转到工科专业。
刘路显然再次让父母失望了,本科期间,除了正常听课之外,他几乎把所有课外时间都花在了对期末考试毫无用处的数学自学上,翻阅国内外书籍、论文,靠自己去领悟,涉及的资料有不少是国际数学界的前沿课题。
同学们玩电脑游戏的时候,刘路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同学们在睡觉的时候,刘路在看书,就这样,刘路成了同学心中的另类,人称“学术男”。
据刘路的寝室室友刘洋介绍:“刘路跟室友沟通比较少,如果不在寝室,他就一定在图书馆,有时候一大早出去,下午才回来,双肩书包里塞满了英文书。为了一个数学问题,他饭也不按时吃,觉也不按时睡。有一次,我半夜两三时醒来,发现刘路在看书,一大早起床,发现刘路已经不在寝室里了。”
而刘路说,这并非他生活的常态,他的习惯是每天睡眠7~8个小时,很规律。
生活:
长跑冠军爱科幻片
“平时休息或走路时喜欢戴上耳塞,听流行音乐,尤其喜欢王菲和梁静茹的歌声。”
不过,“学术男”并不等于“书呆子”,在数学之外,刘路的生活并不枯燥。在同学眼里,他能“文”能“武”。
“文”方面:他特别喜欢科幻电影,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忠实粉丝。平时休息或走路时喜欢戴上耳塞,听流行音乐,尤其喜欢王菲和梁静茹的歌声。但他绝不肤浅地赶时髦、追潮流,同学们玩电脑游戏,他从不参与,他觉得找人下一盘象棋比这有趣多了。同龄人追着看偶像剧,他也没有任何兴趣。
“武”方面:他擅长打乒乓球,也爱打羽毛球。在学院运动会上,他还一人包揽了400米和1000米两块金牌,使人们对这个少言寡语、静若处子的男生吃惊不已。
在运动会获奖一事上,刘路再次体现了他认真、投入的品质。他坦言,自己平时并不跑步,在比赛前突击坚持练习了一周,效果显著。记者留意到,他饭量不小,但体型消瘦,他戏称这是因为体质好。
学好数学不需要特殊天赋
2011年03月31日 11:26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郜云雁
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斯图尔特:数学能力其实就像语言能力一样,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的能力,只是数学家和科学家在这方面的能力更强一些罢了。数学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运用到他的数学能力。所以,并不需要你特别聪明或者有特别的才能,才能学好数学。其实,很多家长都是对数学有恐惧感的,这种恐惧感也会不自觉地影响孩子对数学的印象。但是,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在今天这个社会要想好好地生活并获得成功,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是,我们的教育需要让孩子体会到数学是好玩的,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数学概念本身确实是很枯燥的,因此教育工作者更有义务让孩子体会到数学的有趣和好玩。
对于那些特别不喜欢数学的孩子,我们绝不能简单地通过逼迫的方式让他们去学,而应尽量采用差别教学法进行个性化教学。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思考和学习方式,有的善于通过倾听学习,有的倾向于在做中学,还有的喜欢通过绘画来学习。所以,不要逼迫孩子用一种方式来学习。如果你的孩子更适合在做中学,那就让他多动手。
视觉学习技术应融于数学教学中
数学阅读已不简单是将数学与故事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还要将视觉学习技术融入进去,让数学可视化、图像化。
记者:听说您小时候数学不太好,有没有为此而挣扎?
斯图尔特:记忆中我没有为此而挣扎过,我只是知道自己不喜欢数学。我小的时候在学校里属于那种话特别多的男孩,也常常因为此而受到责骂。直到四年级时,我的老师说:“斯图尔特,你讲了这么多好故事,为什么你不试着写下来呢?”从此,我就开始写故事了,并用图画来说明它们,因为我喜欢绘画。写作和绘画也成为我一辈子的兴趣爱好。
因为我从事数学阅读的图书创作,人们经常会问我:“你最出色的能力是什么?写作还是数学?”我的回答是:“都不是,是艺术!”我毕业于艺术专业,而我的事业一直围绕着视觉学习领域,即如何帮助儿童通过图表、地图、插图、照片和其他视觉刺激物来学习。
记者:在教学中要让数学变得好玩,是不是很有挑战?
斯图尔特:确实是非常有挑战。我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思考,会不会故事内容强过教学了?或者反过来,是否教学内容强过故事了?事实上,数学阅读已不简单是将数学与故事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还要将视觉学习技术融入进去,让数学可视化、图像化,数学就会变得不再那么抽象和难以理解了。
成人应尽量减轻孩子学习压力
压力有时可以促使孩子成功,但也可能会让孩子更失败。我希望数学能够可视化,让孩子们能更轻松地理解数学。
记者:很多西方人认为亚裔学生最擅长考试,学到的是技巧而不是数学本身。您认为,理想的数学教育应该是什么样?
斯图尔特:其实西方人对亚裔学生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很嫉妒的,也很有压力感。另外,数学成绩好的其实总是相对少数的那一群人,剩下的那些孩子会对数学很痛恨。中国的数学教育系统是很成功的,比较注重数学技能和考试;美国的数学教育则注重让孩子理解数学学科本身,理解数学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把数学融入生活中。理想的数学教育应该是融合两者优势的教育。
记者:很多中国孩子从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学奥数,您觉得这样会有什么危害吗?
斯图尔特:成人应该尽可能减轻孩子学习的压力,因为今天这个社会各种压力是如此之大,这也是我致力于这套书籍的研究和写作的原因。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数学可视化,让孩子们能更轻松地理解数学。我想,父母和教师也能找到其他的方法来减轻孩子们学习的压力。不幸的是,即使在美国,孩子们也不得不忍受越来越大的压力,而这些压力是我们小时候从来没有面对过的。我相信,压力有时可以促使孩子成功,但也可能让孩子更失败。http://img.ifeng.com/page/Logo.gif
22岁最年轻教授级研究员称将用50万奖励款买房(图)2012年03月26日 07:52
来源:新京报 作者:孔璞
字号:T|T74人参与0条主评论 7条评论0条总评论 打印 转发
http://y3.ifengimg.com/e90617886a4aadbf/2012/0326/re_4f6faf1b57b3e.jpg刘路在校园。3月20日,他被破格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记者 孔璞 摄“我十五分钟后还有别的事情。”3月25日下午,成为中国最年轻正教授级研究员的刘路,坐在中南大学宿舍楼下的石凳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中学起,他用课余时间研究数学理论,不追求考试分数,违背父母的意愿报考了数学专业。最终,他凭自己的执着解开了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
近一周来,成名后的刘路忙于应付各路记者。在媒体的包围式采访中,他却始终坚持拒绝去公共场所,例如教室、操场拍摄,“被人看到,影响不好”;他还拒绝封闭一间借阅室进行拍摄,他说:“我不能因为个人原因损害其他同学利益。这是我的原则,绝不妥协。”
对话动机
刘路,22岁,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应用数学专业2008级本科生。
读大三时,他解决了数理逻辑领域的一道难题——西塔潘猜想。
2011年,刘路提前通过了本科论文答辩,并成为著名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的直博学生。
今年3月20日,读大四的刘路被中南大学破格聘任为正教授级研究员。
小时候我没什么出奇
新京报:校方给新闻单位的通稿里把你称作“小陈景润”,你喜欢这个称呼吗?
刘路:一个称呼而已。
新京报:你觉得自己是天才吗?
刘路:我觉得我在数理逻辑方面还行,算是吧。但也别用天才来说我,我应该算是有天赋。
新京报:你小时候和同龄孩子在一起时,有没有什么不同?
刘路:如果一定要找不同,就是我比别人对数学更偏爱一些吧,而且是从初二、初三时开始的,我会主动找些数学理论书看。但别人也没说过我有什么特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地方,我没什么出奇的。
新京报:最初看的是什么数学理论书?
刘路:《数学100个基本问题》和《古中数学思想集》。
新京报:数学对你意味着什么?
刘路:喜欢,兴趣。
对我破格,主要是不考察阅历
新京报:有些教授认为不该给你评教授。
刘路:这个我知道,我觉得他这个话也没什么严重的,他说的除了西塔潘这东西,还是有很多猜想的。数学界有很多猜想,新闻界不也是吗,一个很大的新闻过一阵子就被淹没了。我觉得这个观点不是很尖锐,我没怎么放在心上。
新京报:那你觉得你解决西塔潘猜想的学术成果足以令你评教授吗?
刘路:评教授不是仅看学术成果,还要看资历阅历。因为很多人从博士毕业到评教授,他的学术水平可能没有太大的提高,提高的是他的阅历。常规讲,评教授要考察阅历,对我的破格评教授,破格主要体现在这方面,不考察阅历。
新京报:学校还给了你100万奖励,你觉得自己能担负起正教授级研究员的职责吗?
刘路:研究员的职责就是作研究,只要作研究就是担负职责了,只要你不是整体啥事不干。但你要说能不能担负得好,那就不一定了。
新京报:你获得的50万生活奖励,你想拿来买房,是真的吗?
刘路:是的,我想在长沙买。
新京报:有想过自己未来要取得多大的成就吗?
刘路:成就这东西,每个人想法不同吧,有些人可能想赚钱。但我没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目标,此前就是想研究数理逻辑,现在就想多学点东西,搞好研究。
我认为刘路教授可能以后有更大的成就,也可能没有成就,我们现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并不是基于期望他以后做出多大的成就,我们奖励的是他已经取得的成就。——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记者 孔璞) http://img.ifeng.com/page/Logo.gif
路过,拿分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