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不是目标 自我管理是关键
汪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国际腹膜透析学会理事。罗女士的患病求医经历与很多慢性肾脏病患者一样,庆幸的是,她很快掌握了自我管理这种治疗疾病的技巧,有效延缓了肾脏病的进展。而很多慢性肾脏病的病人却在不断重复着辗转求医、心神俱疲的辛酸经历。这里面有几点是值得我们广大慢性肾脏病病人借鉴和深思的。
起病隐匿 早期多无症状
罗女士是在体检后才发现得了慢性肾脏病,而且开始并不是在肾科而是在消化科和血液科看病才发现肾脏有病。其实这正是慢性肾脏病的一些特点。
慢性肾脏病很常见,最近北京市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18岁以上的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发生率为9.3%,且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长。慢性肾脏病高发是有多种原因的,其中人口的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代谢异常等发生率不断增高,药物的滥用等都是重要原因,健康体检的逐渐普及也增加了慢性肾脏病的检出率。
由于慢性肾脏病大多起病隐匿,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而且即使有症状也可能不是肾脏病所特有的症状,所以病人常常在其他专科就诊而被忽视,贻误治疗时机。可以说肾脏病是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沉默的杀手”。
提示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或患代谢综合征病人、反复用各种药物的病人、家中有慢性肾脏病的人等,要注意发生慢性肾脏病的可能。
警惕慢性肾脏病的一些表现,以下这些症状是慢性肾脏病病人较为常见的表现:疲乏、精力不充沛、睡眠障碍、眼睑或脚部水肿、夜尿增多、尿中有泡沫、尿颜色加深、高血压等。在病人肾功能出现下降后,还可以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口臭、面色苍白、皮肤发干或痒、夜间抽筋、乏力、精神症状等。
终身患病 发生发展可控
罗女士在听到得了慢性肾脏病的诊断后觉得就像接到了法官的死刑判决,觉得自己最终会因肾功衰竭而离开人世。发现了慢性肾脏病后,一时的悲伤、郁闷、愤怒、不相信或反复求医证实等,都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最终要面对现实,学会与疾病共生存。
肾脏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可以预防的,大多数慢性肾功能不全也是可以稳定或减慢进展速度的,只有极少数病人走到肾衰竭需要透析的地步。那么发现了慢性肾脏病该怎么办呢?首先应到肾脏专科进行慢性肾脏病的确认、病因的筛查及治疗计划的确立。其次,要知晓慢性肾脏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它的治疗与传统的急性疾病不一样。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慢性肾脏病的治疗目标不是治愈,而是病人恢复正常的生活及康复。
▲药物治疗往往不是慢性肾脏病防治的核心,病人生活方式的调整才是关键,因此慢性肾脏病又被称为生活方式疾病。
▲医护人员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医护人员只是病人在专业上的导师,教给病人防治知识,指导他们掌握相应的技巧来改变生活方式。病人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而是主动地参与到治疗的各项决策中来。
提示慢性肾脏病的防治绝大多数时间是病人自己进行的,因此病人的自我管理是疾病防治成败的关键,而不像急性疾病那样疗效如何更多取决于医护人员。慢性肾脏病的病人即使真的不幸走到需要透析的地步,透析后病人一样可以生活得像正常人一样,一样可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社会价值。
医患合作 可节约医疗资源
罗女士在经过适当的健康教育后心理上获得了重生,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合并症明显减少,医疗费用也显著下降。这里所指的健康教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给病人一些书本、材料,或给病人上几堂课,而是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帮助病人掌握战胜疾病的技巧和树立信心,后者往往不是医护人员自身所掌握的技能,而更多的是很多病人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摸索和积累下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医护人员改变传统的门诊看病方式,建立病人交流的平台,使医护患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我们过去几年的慢性疾病管理经验表明,医患合作的关系很有效,投入少但却可以节约大量医疗资源。遗憾的是,我们国家现有的卫生保健体系还没有很好的机制促进这一体系的发展,还不能为病人提供足够的恰当的信息,没有让病人主动参与到疾病治疗的决策中来。相信在新的医改政策指导下,以预防为主的慢病管理体系在我国将得到很好的发展。
网络编辑:来源: 健康报 发布日期:2009-02-1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