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防止隐患冬季使用燃气热水器牢记五点
防止隐患冬季使用燃气热水器牢记五点我们在使用燃气热水器前,一定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正确使用热水器,并注意安全,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五点:
1、 防止煤气中毒
冬季是煤气中毒高发期,因为天气寒冷,许多消费者家里通常门窗紧闭,如果燃气热水器燃烧不充分就容易中毒。燃气热水器必须安装在浴室外,且必须安装排烟管,以确保烟气的排放畅通。使用时,不要在房间的供排气口上悬挂物品,以免影响空气流通。在每次使用前,都应检查安装热水器的房间窗户或排气扇是否打开,通风是否良好。
2、 防止燃气泄露
经常用肥皂水检查各个燃气接头、燃气管道或胶管是否漏气。一旦发现胶管有裂纹,须立即进行更换。如果发生燃气泄漏,须立即关闭燃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禁用电话、电器。使用液化石油气的用户,严禁倒置或侧放气瓶。另外注意及时更换超过使用年限的产品。
3、 防止起火
禁止在热水器周围放置易燃、易挥发性物品,禁止在排气口和供气口上放置毛巾、抹布等易燃品,特别是冬天,空气比较干燥,更加容易引发火灾。
4、 防止漏电
供电电源必须具备可靠的地线,并定期(每周)检查漏电保护开关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5、 防止水箱冻裂
这个刚刚也提到,燃气热水器一定安装防冻阀门或者防倒风装置,当室外温度过低时,一定要按照刚刚提示的操作或者安装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防冻操作,以免家中"水漫金山"。
使用燃气热水器不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频发
居民冬季用气敲响安全警钟
近期接连发生的居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为冬季用气安全敲响警钟。笔者昨天从宁波兴光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此类人身伤害事故往往是由居民使用燃气热水器不当,导致一氧化碳废气无法排放引起。
1月12日上午,海曙高塘四村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5名中毒者中两名死亡,其余3名伤者还在救治中。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相关专业人士查看后,发现该户家庭门窗紧闭,玻璃窗上有水蒸气,液化气瓶并没有发生泄漏,但使用的燃气热水器排气管没有接到户外。据此初步判断是使用燃气热水器后产生的一氧化碳废气导致屋内5人中毒。
就在同一天下午,江东张斌社区某幢6楼,租住的4个女青年洗澡后出现中毒症状。所幸其中一名症状较轻女青年求救及时,4人都得以脱险。检查发现,事故原因为房内的天然气热水器排气管断裂,废气不能排到户外,导致住户被一氧化碳毒倒。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人中毒的后果却十分严重,需要提高防范意识。“一氧化碳中毒时病人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筋、昏迷,如救治不及时,可很快因呼吸抑制而死亡。”兴光公司专业人士提醒说,居民家庭用气时,特别是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要确保热水器排气管通到户外,同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据介绍,燃气热水器使用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由于冬季气温低,许多家庭是关着门窗的,在此封闭空间内,热水器的使用会导致室内含氧量降低,燃气不能完全燃烧,从而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一氧化碳。此外,超过使用年限的热水器也会导致燃气不完全燃烧。
节前燃气安全执法检查开始
部分餐饮企业安全用气意识淡薄
本报讯(曹爱方 刘拥军 杨佳 俞浩臻)从1月7日起,市城管执法直属大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餐饮行业燃气安全专项执法检查,依法查处严冬季节各类危害燃气使用安全的行为。
冬季是燃气事故最易发生的高风险时期。根据地毯式排查结果,执法部门取缔了两家分别位于江东白鹤新村和东柳新村的非法燃气代充窝点,暂扣各型号燃气钢瓶56只。这两家非法燃气代充点隐藏在居民区内,店面空间较小,并且集吃、住、生产经营于一体,周边又居住着大量居民,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在执法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部分餐饮商户安全意识淡薄,燃气瓶管理、使用不规范,同时存在管线老化、气瓶与电线开关过近、瓶组间堆放杂物等安全隐患,甚至存在倒卧、加热燃气瓶等行为。在卖鱼路上的海曙新元饭店,执法人员发现该店将燃气瓶放在大脸盆中,用热水进行加热;在马园路上的品鲜园饭店,店家将燃气瓶横卧在地上使用。在镇明路、柳汀街上的部分餐饮企业,执法人员也发现类似现象,并按规定对违规商家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
执法检查还发现,蓝天路、鄞奉路等地有11处涉嫌未取得相应资质进行“燃气代充”的燃气供应站点。截至目前,市城管执法直属大队共检查了餐饮商户179家,查处了14家非法用气经营户。
(来源:宁波日报 记者王岚 通讯员刘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