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过年吃水饺,这是习俗,而宁海人的习俗是,过完年,正月十四吃汤包。元宵节本是正月十五,而宁海当地的特色则是过十四夜,不吃汤圆吃汤包。
汤包对于许多人来说也许并不陌生,蟹黄汤包乃是淮阳一带的名菜,在扬州的时候也曾品尝过,但比起家乡的汤包,虽极负盛誉,却少了些家常的味道。宁海,位于浙江东部沿海,是一座滨海小城,著名的《徐霞客游记》便是始于宁海南门。其实宁海的汤包形状更接近于市面上卖的大馄饨,皮薄馅多,有两个耳朵,并不像圆圆的包子。据说旧时,由于当地百姓粮食紧缺,便用面皮包裹着蔬菜作为食物,为了少食能饱腹,又用水煮带汤而食,顾称之为汤包。 如今的宁海汤包,馅料也开始丰富起来,一般都有肉、笋、蔬菜等,寻常家中都是在蒸笼中蒸熟后蘸些酱料来吃,也很少有下汤水煮的做法了。前几日,一个老乡问起,宁海汤包里并没有汤,为什么叫汤包呢,我一时语塞,后来问了母亲才知道有些说法。正月十四在家乡是比较重要的日子,“十四夜,燀址界”,家家户户要吃汤包,烧樟树叶,寓意辟邪去瘴气,来年财源滚滚。小孩儿们则拖着兔子灯满大街跑,相互追逐打闹。 宁海汤包的制作工序较多,单馅料的准备就非常耗时,许多食材要切成细丁,一般包子等馅料都是生的包裹直接上锅蒸,而汤包由于皮薄快熟,其馅料要先炒熟,再用面皮包裹,完成后再上蒸锅,较为繁琐。念书的时候,由于我喜欢吃,母亲常不厌其烦地包好让我带去学校作为零食,基本上都被宿舍的小伙伴们给一抢而空。 一晃多年,工作以后离家在外,回去的时间少了,汤包这种家乡小吃也难得再吃到,有时候路过早餐铺,看着蒸笼里热气腾腾的包子,就会想起宁海的汤包,怀念那种家乡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