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xy 发表于 2014-7-3 10:42:26

微信竟成谣言集散地——朋友圈里的陷阱

http://img.zjolcdn.com/pic/0/06/23/91/6239177_639238.jpg   浙江在线07月03日讯   核心提示:  有人曾调侃,如果说微博的“三宝”是“转发、滴蜡和祈祷”,那么微信朋友圈的“三宝”非“谣言、代购和鸡汤”莫属。现实生活中,微信朋友圈不时发生传谣事件,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而且损害社会和谐稳定。谣言四起的朋友圈,亟待净化。  “某某孩子丢了,父母非常着急,有信息的麻烦拨打电话137××××××××”,“从某月某日零时开始,杭州市将开启高清摄像头抓不系安全带”……  这些信息是不是看着很眼熟?你是否也在朋友圈转发过此类信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很不幸,你上当了!  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本用于熟人间交流的微信,正成为谣言的集散地。有些造谣者甚至是有意为之,但转发者却在无意中成为谣言扩散的帮凶。  是非颠倒  难分辨  “【××微新闻】温岭又出命案了!6月8日温岭市松门镇土地堂有人被杀,死者血被放完了……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更多新闻请关注微信7703××××)”。  日前,一条有关松门镇土地堂一名老人在家中被害的消息,在当地引起不小波澜。短短几小时,该信息在微信朋友圈内被疯狂传播,更有网友添油加醋:“松门东门土地堂出人命了!死者血被放完了,据说头被割了!”  但记者从温岭市公安局松门派出所了解到,当天中午,民警和法医就赶到现场,经过勘查,确认老人属于正常死亡,伤口系老鼠所咬。  究竟是谁在造谣?警方经过调查,发现信息源头来自温岭市箬横镇的林某。原来,他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发了一组警察现场办案的照片,便将照片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添油加醋之后发布,导致网友大量转发,甚至演变为“恐怖血案”。  “当时就是想引起大家关注,加我微信。”林某交代,这类新闻往往能博取眼球,吸引粉丝关注。记者翻阅林某朋友圈,发现他发布的信息,基本是近期温岭未经核实的假新闻,上面会加上“××微新闻”水印,并在新闻后面加上他的微信号。而林某微信朋友圈的好友竟有3000余名。  最后,温岭警方对林某处以行政拘留2日的处罚。  有些造谣者是为吸引眼球,而有些则是为了捞取金钱。  “朋友捡到粗心小朋友的高考准考证,谁认识通知下,别耽误了高考大事。白娅倩,考点:市一中;考场:013;座号:11;准考证号:204101311。请大家帮忙互相转发,别耽误了孩子高考!联系电话13830468131。”  高考前夕,这样一条信息在朋友圈内被疯狂转发,有好心人甚至打电话过去询问详细情况。结果,他们上当了。这个手机号码是个“吸金电话”,有人在拿网友们的热心骗钱。  记者用“白娅倩”为关键字在网上百度了一下,发现除了温州,江西、甘肃、安徽、重庆、陕西等地都有“白娅倩”丢了准考证,微博中联系电话也变过好几次。  其实,真正丢准考证的白娅倩同学,是甘肃庆阳一中的考生。6月4日下午,因装考试物品的袋子破裂,她不慎丢掉准考证,幸好被好心网友拾到了。随着众多网友的传播和帮忙,第二天上午,当地警方把准考证送还给了她。而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会成为骗子们的道具。

Suxy 发表于 2014-7-3 10:43:27

       谣言为啥能红火  近年来,类似换个时间、地点、人名,但内容相似的谣言,常常会在朋友圈里被快速转发,有的甚至造成人心惶惶,有关部门虽然及时辟谣,但朋友圈却陷入传谣易、辟谣难的怪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朱春阳总结了朋友圈谣言的几个共同特点:看上去很激动人心;具有煽动性;立场非常坚定,而且基本围绕人们关心的话题;没有标注时间;没有准确的消息来源。  有专家分析了朋友圈的几类谎言:哭爹喊娘寻人、寻物,爱心传递熊猫血,家中出事求助,假冒官方消息,以健康名义进行“科普”,集恐吓和迷信骗取关注等。  朋友圈为什么会变成谣言集散地?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聂磊认为,基于朋友圈信任的转发,公众媒介素养不足,而且私密性较强,自清洁机制较弱。  对此,宁波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叶小姐感触颇深:“以前只要在朋友圈看到找人的信息,都会转发,因为微信上都是自己的好友,可信度高,但现在都不敢轻易相信了。”之前,她在朋友圈看到一位老人走失,她还特地打电话过去询问,谁知电话那头却说是有人恶意散布他的电话,这让叶小姐很受打击。  杭州人杨玲以前刷朋友圈,最关注养生知识:听说柠檬水能抗癌减肥,她就去买当下最火的、价格不便宜的柠檬杯;听说微波炉辐射会致癌,她又将刚买不到一星期的微波炉束之高阁;听说指甲月牙越多越健康,没有月牙的她开始吃各种补品养生……“后来发现这些全是骗人的,白砸了那么多钱。”杨玲有些气恼地说。  朱春阳分析,除独立判别能力低,一些人传播谣言还可能是出于商业目的,或纯粹想发泄,“另外,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解读,可能有人把传播这些消息当成一种自我调适的出口,愿意相信的东西在这里出现了,即使看上去不那么可信,也先传了再说,真假在其次,发泄情绪才是重要的。”  多管齐下严查处  朋友圈真假难辨,如何才能练就火眼金睛?  日前,知名网络评论人“@所长别开枪是我”在微博中提醒广大网友哪种信息是谣言的可能性最大:“警惕!紧急通知!紧急求助!注意了!中国人注意了!央视曝光!太可怕了!太重要了!快转出去!千万不要!一定要看!朋友圈里文章标题含有前面那些字眼的全是谣言,不要专门打电话、发微信来告诉我。”  在杭州某媒体工作的小陈凭借自己的经验分析,其实很多谣言比较容易判断,如说哪里出现了暴恐分子,如果不是官方发布,谁有能力知道这么详尽的消息?同时,有关孩子走失的寻人启事,如果没有标注具体时间,而是用今天、昨日等时间代替的,一般是假消息。  遏止网络虚假信息,不缺法治手段。去年9月,最高法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将编造恐怖信息,传播或者放任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情形,认定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两高”出台的另一部司法解释,则将中伤他人的网络信息与诽谤罪勾连起来。而对于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等谣言,《治理管理处罚法》也有相关处罚规定。  省公安厅网警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微信也是网上的一个公共场所,虽然对象是特定人群,但如果在公共场所传播谣言、虚假信息,自己未经核实,也是属于违法的。在主观意识上能判断该消息是谣言或者是虚假信息,不管是原创还是转发,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曾有媒体评论指出,“朋友圈的谣言散布看似与我无关,但谣言传播所付出的成本和造成的社会危害,最终还是会平摊到每一个人身上”。“两高”出台司法解释后,已有不少造谣、传谣者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广大网友应做好自律工作,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专家观点  省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微信是一个朋友为中心的网络平台,有利于朋友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但朋友圈里的一些信息真假难辨,谣言肆虐,也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困扰。我们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信息时要有选择性、有理性地转发,必须仔细斟酌。同时,网络后台要加强相应的管理,相关部门要强化对不实信息的追责和监管。       来源:浙江在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微信竟成谣言集散地——朋友圈里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