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善最乐 发表于 2014-7-28 12:13:22

提高心理“趋光性”

提高心理“趋光性”2014年07月28日宁波日报陈鲁民     生物普遍有一种趋光性,即对光刺激的趋向性。趋光性是生物自发产生的本能反应,因为光是生物的生命之源,离开光,生物就无法存在。人的心理同样也需要“趋光性”。因为,阴暗心理会害人害己,把人引向死亡之谷;阳光心理则会给人带来光明温暖,使“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拥有阴暗心理的人却屡见不鲜,他们不仅在折磨自己,污秽自己的心田,而且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常常“以阴暗之心度光明之腹”,亵渎、丑化那些美好的人和事。譬如,哈尔滨“最美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失去双腿,令人感动至深。但有些人看到的却不是张老师为此作出的巨大牺牲,而是把眼睛紧紧盯着各界给张老师的捐款,非常刻薄地表示:早知道能发这样的财,我也会“勇为”一把,几辈子都不愁吃喝了。心理够阴暗吧?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三名医生,做了一台32小时超难度手术,成功挽救了一位女患者的生命。最终,三人累得动弹不得,躺在手术室的地板上。当其中两人躺在手术室的照片被发上微博后,网友点赞的很多,但留言里也有不少异常声音:“没红包他们不会这样卖命”,“图片肯定是假的,这小编听说拿了很多好处”,“动个手术还大唱赞歌,显得很没脑子”,“作者你不夸张会死呀”等等。这些不无阴损的跟帖,叫人心寒。  类似反映阴暗心理的声音,随便划拉划拉就有一大堆,其主要特点是:每有行善好人出现,便怀疑其动机不纯;每有令人感动的好事发生,便质疑“肯定作假”;每有正能量的新闻出现,便极尽冷嘲热讽之能,千方百计抹黑。具有这种阴暗心理的人,拒绝一切阳光灿烂的东西,喜欢疑神疑鬼,对人有过分的防范意识;喜欢记仇,睚眦必报;心胸狭隘,忌妒心极强,见不得别人好;没事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见人有难,则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这种人如果多了,好人善举就难有市场,社会风气就会每况愈下,人们就会每天生活在阴暗的雾霾里,感到压抑窒息,毫无幸福可言。

为善最乐 发表于 2014-7-28 12:13:32

  虎年(2010年)春晚小品《一句话的事儿》有句经典台词:“你心理放阳光点好吗?”激起观众强烈反响,一时间,呼吁“阳光心理”成了许多人的共同声音。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和一个心理阳光的人交往,轻松愉快,会留下美好印象,与他们合作更容易出成就,因为他们乐于互相帮助,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美国著名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进人时就有严格心理测试,非“阳光型”的坚决不要。正因为具有一个充满“阳光”的环境,实验室建立以来,一共培养了9位诺贝尔奖得主。反之,与一个心理阴暗的人打交道,则沉重郁闷,不仅要互相提防,还要费尽心机,努力揣测对方真实用意,简直如坐针毡,觉得时间难熬,度日如年。
  万物生长靠太阳,向阳花木易逢春。自觉提高每个人的心理“趋光性”,使自己的心理尽量阳光,是利人利己利社会的多赢好事。每个人要培养君子之风,努力使自己拥有宽阔襟怀、磊落操守、豁达性格;要培养爱美之心,对一切正能量热烈点赞并努力践行,“虽不能至”也要“心向往之”;要培养向善之情,与人为善,多为善举,多谋善事。这么做的人多了,这么做的时间久了,我们就会拥有一个“阳光明媚”的良好环境,早日建成令人向往的和谐社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提高心理“趋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