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授6年投数十万“养”关键词
退休教授6年投数十万“养”关键词 发现工信部根本未设转让门槛,起诉网络公司返还认证费南京某大学退休教师何女士投资了一个关键词,6年来花了数十万将关键词进行各种认证注册,前年还给关键词建了个手机APP,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便于关键词转让。谁知去年工信部出了一则声明,表示从未对关键词转让设立“门槛”,何女士大呼上当,告了当初怂恿她做手机APP的网络公司。最近,海曙法院调解此案。 何女士6年前参加了北京某网络公司组织的活动,花一万元购买了一个移动关键词“百信药业集团”。本来指望着借这个新事物赚一笔,可几年之后她发现,“关键词”的投入产出比实在让人失望。至今,她已花费数十万元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将手头的关键词进行注册认证,却没有产生任何实际收益。 前年12月,何女士接了一个电话,对方是宁波的一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络公司)。网络公司的员工建议何女士给拥有的关键词做一个手机客户端的注册认证,还声称如果没有注册认证或被别人抢注,这个关键词将无法转让。于是,何女士和网络公司签订了《APP手机客户端服务合同》,并支付了8000元。合同约定有效期为一年。 拿到注册认证证书之后,何女士发现,这个认证信息只能在一个叫“移动互联网注册中心”的网站上才能查询到。再一查,发现网络公司并没有工信部颁发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及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 2014年1月,何女士又看到工信部的一则声明:“手机关键词、3G关键词、网络关键词、无线网址、信息名址等关键词转让属于市场行为,我部从未对关键词转让设立许可或备案条件,也不会对相关转让行为收取定金。请广大用户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何女士觉得自己被骗了,要求网络公司返还合同款。 网络公司虽然承认没有许可证,但坚称注册认证在一年内是有效的,他们是为“移动互联网注册中心”代理这项业务,据他们所知后者是有资质的。 因为协商不下,去年12月,何女士以服务合同纠纷为由起诉了网络公司。近日,经调解,网络科技公司退还何女士8000元合同款。 主审法官说,互联网上有不少以关键词交易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网站,报价从数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出售平台虽称会在一段时间内为购买者提供维护服务,保持关键词相关搜索排名,但是对于关键词持有者享有的权利包含的内容及权利性质等问题,交易平台及网络运营商并未进行具体说明,也无相关领域法律进行界定。加上网络服务提供者资质无法保证、关键词的盈利模式不明确,相关的交易活动极易引发纠纷及诈骗。投资关键词必须慎之又慎。 来源:东南商报 记 者 胡 珊 通讯员 陶琪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