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
高血压高血压病是指体循环血压的持续性升高。正常成人的血压在12~18.7/8~12kPa(90~140/60~90 mmHg)之间,在不同生理情况下常有一定的波动。若多次测定血压在2l.3/12.7kPa(160/95mmHg)以上应诊断为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早期可无症状,如不积极治疗可引起脑、心和肾脏等器官的病变以及脂质和糖代谢的异常,产生头痛、头晕、心悸、多尿和浮肿等。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阻止高血压的进展和减少脑卒中、心力衰竭和尿毒症等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是指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血压的升高与冠心病、肾功能障碍、高血压心脏病及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但人们的血压会受到年龄、性别、种族和其他诸如精神刺激、居住环境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的界线很难明确划分。所以,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多年来一直在修改。目前所采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从一组已确定高血压的人群和正常人群血压分布的普查中得到的。我国从1974年至今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己进行了四次修改,现在的诊断标准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标准制定的,即收缩压>21.3千帕(16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12.7千帕(95毫米汞柱),符合其中一项者可确诊为高血压。高血压主要根据血压水平、病因和脑、心、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程度进行分类。
按血压水平,高血压可分为二类:
(1)高血压:收缩压≥21.3千帕(16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12.7千帕(95毫米汞柱)。
(2)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8.7千帕(140毫米汞柱),但<21.3千帕(160毫米汞拄),和(或)舒张压>12.O千帕(90毫米汞柱),<12.7千帕(95毫米汞柱)。
正常血压的范围是:收缩压≤18.7千帕(140毫米汞柱),同时舒张压≤12.0千帕(90毫米汞柱)。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又将高血压分成如下几类:
正常血压的范围是:收缩压≤18.7千帕(140毫米汞柱),同时舒张压<12.0千帕(90毫米汞柱)。
轻度高血压的范围是:收缩压18.8—21.2千帕(141—159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12.1—13.9千帕(91—104毫米汞柱)
亚组:临界轻型的范围是:收缩压18.8—21.2千帕(141—159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12.1—12.5千帕(91—94毫米汞柱)
中度高血压的范围是:收缩压≥21.3千帕(16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14.O一15.2千帕(105—114毫米汞住)
重度高血压的范围是:收缩压≥21.3千帕(16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15.3千帕(115毫米汞柱)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范围是:收缩压>21.3千帕(16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12.O千帕压(90毫米汞柱)
亚组:临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范围是:收缩压18.8—21.2千帕(141—159毫米汞柱)和舒张压≤12.o千帕(90毫米汞柱)
按病因种类,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中约90%为原发性高血压,约10%为继发性高血压。
(1)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其发病机制学说很多,但真正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
(2)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某一种疾病或某一种原因之后发生的血压升高,应用现代医学技术能够找到其发病原因,其中大多数可通过手术等治疗技术去除病因而使其高血压得到治愈。例如继发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等肾脏疾病之后的肾性高血压,继发于嗜铬细胞瘤等内分泌疾病之后的内分泌性高血压,继发于脑瘤等疾病之后的神经原性高血压,以及机械性血流障碍性高血压、医源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压。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以动脉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长期精神紧张、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饮食中含盐量高和大量吸烟者发病率高。临床上以头晕头痛、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血压升高等为基本特征。晚期病人常伴有心脑肾等器质性损害。
结合本病临床表现,一般属中医“眩晕”、“头痛”病范畴;主要由情志内伤、肝肾阴亏阳亢或饮食不节,痰浊壅滞所致;治此常以滋阴平肝潜阳或除痰祛湿等为大法。
如何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或控制高血压病的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用中西药降压治疗,忽略了从发病原因方面去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尽管把血压降了下去,而一旦停药血压又会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不断升高。因此,对于本病应做到“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相结合。实践证明,对已病者采取有效的防病措施,大都可以截断扭转病势。
(一)基本措施:
1.无高血压病者,应做到未病先防,如平素应积极开展养生防病;偶尔发现一二次血压升高,即应引起重视,如定期复查、及时开展防与治。
2. 一旦患有本病,原则上一期高血压病应重在防而兼顾治,以防发展;二期、三期合并有心、脑、肾器质性损害者则在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注重于防,以阻止病情恶化。
3.患病后应加强摄生调养,尤其要保持心情舒畅,不必恐惧、焦虑和紧张。只要情志畅达,气血阴阳协调,自有益于本病的康复。
4.注意劳逸结合,慎防劳心、劳力和房事太过。紧张的脑力劳动者尤需注意休息、娱乐;否则,长期精神紧张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小动脉收缩,从而使血压增高。房事太过亦是如此。
5.经常散步或户外活动,以及郊游览胜,可促使气血阴阳平和,降低并稳定血压。
(二)饮食调护:
1.控制食盐量
正常成人每日摄入6克食盐为宜;患高血压病尤其是合并有心、肾功能不全者则应减量,一般每日3~4克。
2.限制饮食,防止过胖
饮食要有节度。长期食量过大,易使痰湿内盛而肥胖,肥胖者又易发高血压病。所以高血压病(尤其是体胖者)要适当限制饮食,或少食精白米饭,多食糙米及杂粮;并可运用“揿针刺耳穴法”减肥。
3.食宜清淡,少食肥甘
对饮食的基本要求是以清淡素食为主,少食肥甘油腻,饮食合理搭配。此外,还需了解三点:①宜以豆类及谷类为主食,如黄豆、大麦、小米、玉米、小麦、高梁等,以白莱、芹菜、西红柿、豆芽、菠菜、萝卜、海带等为主要蔬菜;多食新鲜水果如柑橘、山楂、苹果等。②少食或不食动物脂肪,而以植物油如豆油、棉油、糠油等为主;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螃蟹、带鱼、鱼子等。③少食发物如雄鸡、猪头肉、狗肉、鹿茸等,因这一类发物均易耗损肝阴,使肝阳易亢,病情复发或加重。
4.戒烟忌酒,少食辛辣
烟酒及辛辣之品对人体的危害对高血压病的危害尤为明显。如烟草中的尼古丁易使人体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升高;长期大量饮酒,对本病不仅易诱发中风,还会促使内源性(肝)胆固醇合成,血脂升高,引起动脉硬化和加重高血压病。
5.因时因地,坚持食疗
即结合具体情况,经常选用下述食疗方服之,亦有防治效果。
(1)葛根粥:粟米100克,水浸一夜滤干,与葛根粉60克同煮粥食,每日1次,常食。
(2)山楂晶:亦可用山楂冲剂当饮料经常冲服,具有降脂、防高血压之效。
(3)淀粉粥:鲜葛根150克,沙参、白芍各30克,共经水磨后澄取淀粉,晒干备用。每次用淀粉30克,粳米60克,煮粥食,每日1次。
(4)玉米粥:玉米煮粥,经常食之。
(5)鲜牛奶:每日早上喝1瓶,无病可防发生,有高血压病者可防发展。《本草述》谓其能“滋阴养血,制其阳亢”。现今研究,如日本《我的健康》杂志1984年第一期报导,牛奶中富含钙和蛋白质,其预防高血压病效果明显。
防止高血压病并可降压的食物还有洋葱、芹菜、海蜇皮、大蒜、海参、绿豆等。日本人喜用大洋葱10个,切细放入茶壶内加水煮,煮沸后用小火煨,煎到水的颜色如茶样,每天代茶喝1~3杯,两顿饭之间喝最有效。连喝十来天即可使血压降至正常。
(三)方药内服:结合本病多表现为肝肾阴虚、痰湿瘀血滞留的病理特点,近年来国内有人于本病的早中期采用滋阴潜阳、法痰活血之法,以“截断扭转病势”。实践证明,下述方药并不直接产生降压作用,但却具有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阻止病情发展的作用。
1.滋阴通脉丸
葛根、昆布、山楂、丹参、首乌各2份,怀牛膝、泽泻、蒲黄、赤芍、草决明、半夏、麦芽各1.5份,天冬、龟胶、枸杞各1份。按比例,共碾未,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次1丸,每日3次。1个月为1疗程,停药一周后再服。可连服3~4个疗程。本方适用于以阴虚为主,其血压偏高而无须用降压药,或症状不显者,亦可作为辅助治疗药,配合降压的中西药使用。
2.半夏化痰丸
半夏、白术、钩藤、泽泻、生大黄、山楂各2份,天麻、菖蒲、茯苓、郁金、昆布、天南星、首乌各1.5份,丹参、桃仁、天竺黄各1份。制法、用量、服法均同上方。本方适用于体形肥胖、痰湿较盛者。
(四)其他措施: 1.针灸
取穴足三里、合谷;内关、太冲;三阴交、曲池、阳陵泉。用泻法,不留针,每天取一组穴。交替使用。
2.药枕
杭菊花、桑叶、野菊花、辛夷各500克,薄荷、红花各150克。混合粉碎后另拌入冰片50克,装入布袋作枕头使用。每剂药可用3~6个月,为防潮,可常取出太阳晒。凡高血压病、正偏头痛,既可以此缓解症状,又可预防早期病人复发。此外,还有用菊花1000克,丹皮、白芷、川穹各250克,制成药枕防治之。
3.气功
一般以静功效果较好,血压过高者宜打太极拳。气功和太极拳动作柔和,姿势松缓,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松,使血压下降;心境宁静,有助于消除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同时还可改善机体内的平衡与协调。
4.按摩
自我按摩可调节大脑皮质功能,改善脑内血液循环,使血管微扩张,血流增加,对降低血压、防治动脉硬化有一定效果。可采用按摩健脑功。 好贴 一定是行家里手 希望多发些 让我们外行人多学点专业常识 :( CDC 你说我有误 请问我错在哪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