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子 发表于 2015-4-23 17:25:57

一定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别人家的孩子”吗?

做了家长,难免和别人的孩子比较,也难免客观不了。于是出现了这么一群人,他们很神奇,因为他们永远很好,永远得第一,他们叫“别人家的孩子”。

经常听到有些家长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不怎么让大人操心,没见家长怎么费劲,孩子就能学习好、处事得当、听话懂事……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却好像既不让人省心,又不那么优秀?

70%的孩子都是普通人

在统计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正态分布”,它的曲线是类似倒U形的统计图,通俗说就是越靠近两极,出现的概率越低;覆盖范围最广的部分是中间的平均数量。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有70%的家长和70%的儿童,都属于普通人。既然如此,孩子属于这70%恐怕也无可厚非吧。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有的孩子更擅长这方面,有的孩子更擅长那方面。无论怎样,作为孩子至亲至爱的人,给孩子一个安全而又自信的成长空间,让孩子获得幸福感才是最重要的。

在成绩以外,我们最应该看重的是什么呢?

1.懂礼貌的孩子受欢迎

当孩子还处于1岁多的时候,那是很自然的认生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爸妈们要开始教孩子一些礼仪。这个时候,不要强迫孩子去问好,而是本身主动大声地见到他的老师、小朋友甚至家长都去问好。这样,在孩子眼里,他就会看到,原来和大家打招呼不是件难事,而且得到大家的回应也是很快乐的事情。
从打招呼开始,孩子逐渐知道,不仅要和老师问好,也要向所有与我们相关的人问好,比如门卫、电梯员、清洁工……

2.自信的孩子有价值

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在班里考试的时候只得了9分,这离及格线显然太远太远,他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最后一名。但他的父亲并没有斥责他,而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相信你下次能提高10分。”孩子看父亲没有骂他,特别感动,下次的成绩虽然还是最后一名,但是考了30分。这一次,父亲还是说相信他能提高10分。这个孩子就在父亲的信任下,每次成绩的提高都比父亲的期望高很多。终于,他考到了全班第一,考到了全校第一。
这个例子正是在告诉我们,当孩子真的做了最后一名的时候,我们仍然不能打击他的自尊,要给孩子希望和信念,相信他能行。一个被成人充分信任和鼓励的孩子,内心会充满自信,这份自信的力量能够帮助孩子相信自己有价值,帮助他构建做事的能力。

3.热爱生活的孩子最快乐

英国《儿童十大宣言》中有一条:“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这是对生命的全面尊重,是对儿童的真正热爱和人性教育。与生命相比,成功是次要的。我们不乏听到这样的故事,有些孩子考试不好而离家出走,还有的孩子一旦别人不夸奖自己就会生气。所以,我们要重视儿童的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尊重我们只能有一次的生命历程。当你的孩子爱劳动,养鱼浇花,做手工,甚至能用笔画出美妙的图画时,要鼓励孩子的兴趣爱好。当他有充实多样的兴趣和爱好时,就可以在所从事的音乐、艺术、体育、科学等活动中,积攒出一种力量和能力,这就是他热爱生命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让生活更和谐,让世界更美好。拥有对生命热爱的孩子,才会在其他小朋友为了争抢玩具而面红耳赤时,上前解决小朋友的纷争;在旅行途中因为堵车大家情绪都不好时,不生气,而去给大家解闷。这样的孩子足以让我们为他的善良而感到欣慰。

4.只要努力的孩子就可爱

享誉全球的贝贝熊生命之光系列丛书中,其中有一本是《你真可爱》。熊妹妹和哥哥报名参加学校的表演队和篮球队,他们精心准备,为比赛尽了最大的努力,满心欢喜地去看张榜通知,却是妹妹得到了剧务的工作,哥哥是球队的后勤管理员。当他们无精打采地回到家中时,妈妈拥抱了他们。我们需要传递给孩子怎样的概念?当第一才最好吗?还是说只有努力了,就是最可爱的人?也许,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知道,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配角,但是做妈妈的无论怎样,都会爱他。

5.助人的孩子得天助

当别人家的孩子都有各种才华的时候,那位23名的小女孩最大的爱好就是帮助别人,为别人鼓掌。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英雄,也不是每个孩子都渴望成为注目的焦点。有些孩子,怀着恬淡的心境,愿意为别人的成功而鼓掌。这是他的人生,他可以选择自己爱走的路。那些善良助人的孩子,就好比故事中的小女孩,终会得到大家的欣赏和认可,有幸福,有关爱,他们自会收获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就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定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别人家的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