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残 发表于 2015-9-6 14:57:45

读了很多书 为何感觉读书的价值还是没有体现出来?

http://stc.zjol.com.cn/g1/M000A01CggSBFXrhtCAGx7EAABY_-SUGzc040.jpg?width=640&height=426
       1.知乎网友“采铜”      本科时,一位很有才华的心理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让我终身难忘:      很多同学喜欢说自己一天能读多少页的书,有些人一天能读50页,有些人能读100页。可是一旦你用“页数”为单位来度量读书这种行为时,从一开始你就错了。      同理,我想对题主说,你用读了多少本书来形容你的读书经历,这种思路,从一开始就错了。      如果你认真读到了书里去,是不会care、甚至会完全忽略掉今天读了多少页,今年读了多少本的;当你沉迷于书中绚烂多彩的世界,当你的观念被翻天覆地地革新,是不会care、甚至会完全忽略掉今天读了多少页,今年读了多少本的。      当我们看手表的时候,常是快等不及了;当我们数书页的时候,常是快看不下去了;当我们念叨看了几本书的时候,常是连书名都记不全了。所以,数多少页、多少本这行为本身,就说明你已经败了。      很多时候,一个人对待知识和思想的态度,就体现在用什么东西去丈量它。      如果有人问一位读书而有大成之人:你因何而脱胎换骨?你因何而涅磐重生?这些问题,他该如何作答?他说:“我因200本书而脱胎换骨,我因1000本书而涅磐重生”,如何?      学而悟道,有时候一本书就够了,有时候一万本都不够。这取决于,你读了什么书,更重要的是,你是如何读的:你有没有读进去把自己活埋在里面,又有没有读出来敲打出一个新的自己。      有些书,是一代宗师级的人物,把他们毕生的智慧熔铸在一本书里面;有些书,是一个领域的开疆拓土之作,从一片混沌中劈出一个新世界;有些书,是一个领域的集大成之作,观点纷繁,气象万千;有些书,如盗梦空间一般有几层境界,你多读一遍就多梦到一层。对这些书,你若只是都当成那两百分之一,花上一个星期匆匆读完,读后即扔,只摘下几条金句供日后泡妞之用,难道这就算读过了吗?      有些书,要用心血去读;有些书,要用足够的经历去读;有些书,是要绞尽最后一粒脑细胞去读;有些书,是一辈子都读不完读不透……        看书的方法,不仅要看作者写了什么(一层),还要琢磨文字背后的意蕴,那些弦外之音(二层),还要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要这样写(三层),还要去想想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框架和策略在组织这本书,以及在各种细微处又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四层),当然更重要的是,以上的这些分析对你自己的现实和精神世界能带来什么样的帮助,是否能启发你、引导你、改变你……(五层)      于是,一本值得都烂读透的书,就需要你去读五遍、十遍去读烂读透它。      于是乎,和很多人的答案相反:所谓200本,你不是读少了,而是读多了、读水了、读浅了!      其实你的状态一点都不特殊,你和许多人一样,以为自己在读书,其实是在集邮。      最后,建议你重新拿起一本你最崇敬的书,换一种方式,再读一遍、两遍、三遍……

泪痕残 发表于 2015-9-6 15:02:02

      
       2.知乎网友“warfalcon”       对于如何阅读,你基本没搞明白,去买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反复读上几遍,按书中建议去做,再读上200本会有些改变。       ·200本和2年时间都太少,从时间来说,坚持每天阅读、总结和思考,坚持3-5年才能看到一些效果       ·有特定方向吗,还是漫无目的?个人建议最好先在某一方面深入到一定程度,再横向扩展       ·都是什么类型的书籍,到底有多少干货,觉得好的书你看了几遍?思考过吗?       ·做笔记了吗,都总结了东西,能输出什么,你怎么向别人证明这本书你看过、思考过?       ·你说的认真读是怎么读的?能说出多少本书中的内容,能花上三、五分钟把书中的内容表达出来吗,让你做个PPT或演讲,能说明白吗?会有人喜欢听而且吸引他们的吗?       ·你觉得哪本书好,好在什么地方?对你的思想有哪些改变和影响?       ·阅读之后,你行动了吗?都遇到了哪些问题?怎么解决的?坚持了多长时间?       ·你能保证书中说的一定是对的吗,观点有哪些不足,怎么补充?对立的观点是什么,哪个更有道理?       ·你说的内化 体现在哪?就是看完一本好书,觉得这本书说的很好,非常的精彩,然后不去了解作者生平、当时社会情况、反向观点、不重读、不思考、不总结、不记录、不验证、不批判、不分享、不实践就完了 ,接着继续看下一本,某一天跟人说这本书很好,我读过。       阅读是一种享受,但如果读完一本书,没有新的体验,完全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不能对你的思维有所改变、特别是读完一本好书之后,想不清楚、说不清楚、写不清楚、也从来没有行动过,那你看书是在浪费时间,把这时间花在别的上面吧。

泪痕残 发表于 2015-9-6 15:04:28

      
      3.一位匿名的知乎网友      这么多答案,居然没有人提到一件事,难道怕得罪楼主?      那就是:有可能重点不在于你这两年读了200本书,而在于这二十年你读了多少书……读书要显露在外,必须靠长期积累。也只有长期的积累,才会让你在读新的书的时候事半功倍。试想上大学之前除了课本就不读什么书的人,最近读了200本书,最后一本对他来说可能只是人生中的第400本。另一个人最近读了200本书,最后一本对他来说可能已经是人生中的第3200本了。差了八倍,效果能一样吗?      大学可能是你退休前最好的读书机会,千万不要把两百本当做很多。下面是我自己的经历:      大学之前,读的书都是自家买的,我自己的书堆满一整个六层书架,父亲书架上的书除了他的专业书我全部读过。      此外还有不计其数的报刊杂志,小学三年级自己个人看的报刊杂志同时就有近十种。      在外婆家住了一段时间顺便把表哥的书都看完了。上大学后进入了泛读的天堂,最高纪录是一个下午在书店看完七本书。从头到尾看的,没有跳过章节。      在书店看一整个下午书的日子每周大概有一两次。      平时经常去图书馆,一口气看完两三本是常有的事。借回宿舍看的书也不少。对于某些主题,我是把整个书架的书一本本拿下来看,直到看完半面墙。就这样过完了大一大二。没记录过自己看过多少书,但是整个大学下来上千本该有了。光是自己买的书,算下来也有百来本。      这还没算在电脑上看的电子书。是的,看得这么快,肯定没法仔细,也没法做笔记。但看得多了就会发现,真正重要的那些信息,一定是不同的书中一再传递的。      经过这样的洗礼,那些信息就更有可能内化成你自己的东西。而同一主题的书读得多了,各个作者手法、观点、重点的差异,就会渐渐在你脑子中拼凑出一副立体的图像。      说实话,我感觉自己读的经典还是太少了。我的读书方法也未必有多好。但,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发现我判断书的能力大大增强,看到一本新书的时候不再是被动接受作者观点,而是在批判性思考的同时,有余力去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整体架构和思维结构。相信到了这个阶段,不需要很大的读书量,只需要坚持读好书,读书的内化也应该能够外显出来了。      据杭州晓风书店微信公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了很多书 为何感觉读书的价值还是没有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