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谁千万别惹小皇帝
属猪的蜀汉后主刘禅肯定没想到,他身后的1563年同样是猪年,他的千古知己朱翊钧诞生吧,随后演绎了一出比他更加癫狂的少年天子叛逆秀。蜀汉昭烈皇帝刘备有三个儿子,长子刘禅(小名阿斗),次子鲁王刘永,三子梁王刘理。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一直认为阿斗是个智力低下的孩子。所以大家对刘备立阿斗为嗣颇多微词。其实不然。如果阿斗真的是弱智,刘备还有老二、老三来替换。
我们来看两件事: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各地军民纷纷要求在成都为已故丞相立庙,却没有得到皇帝刘禅的批准。经过多次争取,皇帝勉强同意在遥远的定军山诸葛亮墓前立庙。同时规定所有军民不得私祭丞相,遇上年节要祭祀的,必须结队前往定军山。
同时,阿斗皇帝废除了丞相,任命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随后又任命蒋琬为大司马,录尚书事。同时任命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也录尚书事。蒋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费祎主管军事,兼管行政。两人权力交叉,相互制衡。
我们不难看出,刘禅对诸葛亮是不喜欢的,他不愿诸葛亮的威望在死后继续发酵;刘禅更害怕诸葛亮这样的权臣再次出现,迅速瓜分了相权(阿斗厉害啊)。
堪称君臣典范的刘禅诸葛亮之间究竟有什么样不为人知的矛盾?
17岁的阿斗接手蜀汉政权时,“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但是他身边有个政治超人诸葛亮,相父大人替他搞掂了一切军国大事。在安享太平的同时,他基本也成了政治摆设。诸葛亮替他治理国家,也像父亲一样管教着他。诸葛亮辅政的12年间,阿斗竟然没出过一次成都,没有主动下过一次政令。丞相死了一年多后,阿斗才去了趟都江堰。而那篇700多字的千古雄文《出师表》里,提到“先帝“的有13处之多,让阿斗宜怎么样、不宜怎么样的语句比比皆是。一个20岁上下的少年天子面对这样教训的口吻,显然会很反感。
基于此,刘禅在诸葛亮死后,控制了军民对他的纪念规模。更重要的一点,废除了丞相制,彻底分解了相权。由此我们还能看出,办事果断的刘禅并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而此后采纳光禄大夫谯周的建议,不战而降曹魏的作法,倒可以看出刘禅面对危机审时度势的周全。他很清楚蜀汉的家底,厌倦诸葛亮的穷兵黩武,比起老丞相“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毅与固执,刘禅的投降对40万蜀中百姓来说,可能更有现实意义。至于大家都熟悉的“乐不思蜀”成语的故事,我更觉得是刘禅在强敌司马昭面前揣着明白装傻地保护自己的高明之举。
刘禅是郁闷的,但他基本属于温和派。他的王国弱小,也容不得他撒泼使性子。可是后辈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却将一个少年的怨怒发挥到了极致,最终掀翻了一个王朝。
刘禅头上有一个相父,万历皇帝头上却有三个人管着:母亲李太后、大学士张居正、大伴太监冯保。家教归太后管,工作学习归张居正管,日常生活由冯保监督,这个铁三角简直成了9岁小皇帝挣脱不掉的紧箍咒。万历皇帝接受的是正统刻板的教育,聪明顽皮的他极力克制着内心的躁动。因为有张先生这样的文臣楷模在身旁,他咬牙立志要做克己复礼的一代明君。10年后,正值壮年的张居正突然病逝。关于老张的各种面纱也一一揭开,万历皇帝大惊失色:飞扬跋扈、贪污腐化、党同伐异、生活糜烂——他心目中的政治偶像竟然被颠覆成祸害王朝的大老虎了!
19岁的朱翊钧同学被眼前残酷的现实彻底惊呆了!原来什么都是假的,原来什么都是欺世盗名的鬼话,去他妈的仁义道德!小朱皇帝终于可以出一口郁积胸中多年的恶气了。组织人来清算张居正的问题,削夺张居正的一切封号,抄了老张家,张家大儿子上吊,十余口饿死。彻底把老张打倒在地,还踏上一脚了。接着把老妈打发回后宫,又找个借口抄了太监冯保的家,把他踢到南京。
终于亲政的朱翊钧雄心勃勃:“离了你老张头,我照样可以成就一个盛世!”他运筹帷幄,陆续平定宁夏蒙古哱拜之乱、播州土司杨应龙之乱,打赢了抗倭援朝战争,史称“万历三大征”,成为有明一朝不多见的赫赫武功。
可惜好景不长,万历皇帝摊上了拉链门事件:18岁的一天,他进宫给李太后请安,突然对旁边一个端茶的宫女有了性冲动,临幸了她。事情完了万历提裤子走人,也不记得这档子事了。谁料想,十个月后这宫女生下了他的长子。一般来说皇家肯定会隐瞒掉这个孩子。偏偏李太后当年也是一个普通宫女,被皇帝无意中临幸才有了万历。所以,老太后坚持要生下这个孩子,并承认他的长子地位。万历这回傻了。因为他压根就对这宫女没感情。不久,他有了喜欢的人——郑贵妃。这女人漂亮又厉害,也替他生了个儿子。于是他想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因为皇后没有生育,未来皇后一死,他就可以太子之名升格郑贵妃为皇后。
年轻的万历不知道,他想“废长立幼“的想法触及了大明王朝最最要命的“国本问题”。这是这帮大臣万万不能接受的。当初他爷爷嘉靖皇帝因为“大议礼”问题,也和大臣们争执不下,情急之下在殿外设立廷杖大打出手。可是这帮大臣铁了心要抗争到底,宁可屁屁打烂了,原则问题绝不让步。如今朱翊钧也遭遇了爷爷同样的尴尬。
性格决定命运。受压抑多年的万历皇帝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他决定软着陆:你们这帮官僚哪能理解我家的事情!你们不是不答应我废长立幼吗?我惹不起但躲得起。朕不跟你们玩了!自万历十五年(1587年)起,他不再上朝,改为“静摄”,即转入幕后遥控指挥朝政。
没成想,这一次小小的赌气,因为君臣之间互不相让,久而久之演变成长达数十年的较劲,渐渐透支了万历朝前15年为这个老大帝国刚刚恢复的一点点精气神,加速这个王朝步入自由落体通道,71年后灭亡。后人评价:明实亡于万历。
对于阿斗和万历,我不知道是该同情多一些,还是怨恨多一些。人治的政治制度给他们的幼年附加了过重的政治期许,使他们无法承受这非人的生命之重。相反,10多年权臣的压制与标榜给他们起到的并不是示范作用,而是逆反作用。于是亲政后(特别是曾经的权臣形象被颠覆后),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报复性批判心理,对臣下,对王朝,他们不断否定。
或许这就是一个王朝的宿命。但是对于生命个体而言,我同情他们两位。“莫欺少年穷”。对于每一个孩子,我们能不能少一些说教,少一些呵斥,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以诚相待呢?
http://www.fayifa.com/weishengqingjie/16149023.html
http://www.fayifa.com/pijian/16149078.html
http://www.fayifa.com/fuzhuang/16149129.html
http://www.fayifa.com/luxiangji/16149198.html
http://www.fayifa.com/dvd/16149229.html
http://www.fayifa.com/jiajurihua/16149265.html
http://www.fayifa.com/dianyuan/16149291.html
http://www.fayifa.com/jiajurihua/16149323.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