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伢儿得了成年病?浙江600份儿童体检报告令爸妈瞠目结舌
寒假的时候,不少难得空闲的宝爸宝妈们会主动带孩子去医院体检,意向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种是“检查身体,无病预防”,第二种则是“怕爹妈基因影响到娃”,最常见的是怕孩子长不高。 昨天,浙江在线记者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儿院”)了解到,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该院共为600多个孩子体检,孩子们的检查结果着实让爹妈们“瞠目结舌”。 小伢儿面临痛风 儿童保健科邵洁主任讲了一个病例:年后有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男生来体检。整个人看上去没什么异常,一查尿酸却有300多(儿童正常值约在180~300)。 拿着体检报告,妈妈吓了一跳,听说过成年人得痛风和尿酸高有关,但自己的儿子才7岁,体型、体重、身高均正常,身体也不错,尿酸超标意味着什么? 在邵主任的追问下,这位妈妈想到了“吃”方面。“虽然儿子胃口不错,但仔细想来是有点问题,特别喜欢吃海鲜,没有海鲜就吃肉,蔬菜、水果几乎不碰,口渴了就喝饮料,不爱喝水。”孩子妈妈后悔地说,对此她也唠叨过,但作用不大,想着反正孩子不胖,多吃点荤应该不碍事,哪知道吃出了“大问题”。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23/af1d8cb75c1441c69fb84d3410b47a54_th.jpeg 这个孩子只是其中一个,在六百份体检报告中,有19个都显示尿酸超标,其中一个小女孩的尿酸值最高,达到458微摩/升。一般来说,正常女性尿酸正常值应控制在360微摩/升。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儿童指标异常呢,这其实和孩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的家长总是认为孩子的饮食越丰盛越好,加上家长对孩子的饮食也很少控制,所以孩子常会食用一些高嘌呤饮食,而这些食品导致体内嘌呤代谢紊乱,不仅可能得痛风,还会出现其他病症。 除此之外,儿童的血尿酸水平与肥胖密切相关,随着肥胖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儿童时期体重偏高是痛风的危险因素。 儿童要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应注意经常监测血尿酸水平,一旦血尿酸升高,应积极治疗,降低痛风发病的风险。痛风危害 1.诱发多种肾病 痛风患者如果不能正确的控制饮食的话,依旧大量摄入高嘌呤的食物,使得体内的尿酸含量不断升高,导致尿液的PH值逐渐升高,长此以往,容易诱发尿酸性肾病、痛风性肾病,并且肾结石的发病率也会很高。 2.诱发关节病变 痛风症状表现为脚踝关节或脚指,手臂、手指关节处疼痛、肿胀、发红,伴有剧烈疼痛。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23/bb795edb73a148789513336ee92af103_th.jpeg 3、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由于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升高,损伤了血管壁的正常弹性,诱发多种动脉硬化问题,症状主要包括头痛、头昏眼花、手脚发麻或麻痹等。同时心肌血液循环也会受阻,诱发高血压的几率也会明显上升。 爱喝甜饮料小孩易得痛风 痛风是由血液中的尿酸堆积造成的。无论是从果糖代谢、增加体重、降低胰岛素抗性等可能机理,还是饮食习惯与血液尿酸的流行病学调查,含糖饮料和高尿酸血症都有着密切的关系。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23/270d14826ead4540ba97cc3d73b09c1b_th.jpeg 有研究还证明,高果糖浆的摄入量与血液中的尿酸含量正相关。如果经常喝甜饮料,势必会增加体内的尿酸含量。尿酸排泄通路一旦被堵或是不顺畅,很容易积蓄过量尿酸,长久以往,过多的尿酸就会沉积在关节,肾脏等处,引起痛风。 饮食控制要三低一高 据统计,每天喝两杯饮料会使患痛风的风险增加85%。对于爱喝甜饮料的儿童来说,一定要少喝饮料。此外还要限制肉类,禁止啤酒,控制酒精,少吃糖。 总的来说,饮食控制遵循三低一高原则: 1、低嘌呤或无嘌呤饮食,如蔬菜,面条,各种牛奶,水果等,可使血尿酸生成减少。实验表明采用无嘌呤饮食一周后尿液中的尿酸排除量减少1/4。 2、低热量摄入以消除超重或肥胖。 3、低盐饮食。 4、多饮水,有利于尿酸排泄,防止尿酸在肾脏沉积。 室外活动量不足 普遍缺乏维生素D 按理说,骨密度不够是中老年才会出现的问题,因为人的骨量在30岁之前处于上升阶段,30岁之后才开始缓慢流失,以至于骨密度下降,形成骨质疏松症。 不过,很多孩子的骨密度也让人忧心,背后的原因,可能是补钙不到位,更有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为什么缺乏维生素D?两方面原因,直接补充少,太阳又晒得少。婴幼儿时期要补充维生素D,家长们都知道,但到了学龄期就没坚持下去,而食物中能获取的维生素D含量非常少。偏偏家长们爱把孩子“藏着掖着”,夏天太热,怕出门,冬天太冷,也怕出门。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23/e7ce8d00ed6e4325b2cec493a1532452_th.jpeg 维生素D是关系到儿童骨骼健康以及各系统发育的一个重要营养元素。正确补充维生素D对儿童是大有益处的。尤其是2岁以内和青春期儿童,由于处于生长高峰,因此更应该补充维生素D。而对于一些患有胃肠慢性疾病,长期服用药物,如抗癫痫药、抗真菌药物等特殊儿童,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调整维生素D的剂量。 孩子吃了维生素D就一定够了吗? 人体的维生素D仅有一小部分是经过饮食摄入的。而90%以上是通过日光照射经皮肤转化而来的。因此,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应该辅以适量的户外活动,尤其是冬季。另外,日光照射的时候,玻璃、衣服、防晒霜的使用等等,都会明显减少维生素D的产生,在保证孩子不晒伤的情况下,应当尽量避免。 孩子一直挺健壮的,是不是就代表不会缺乏维生素D了? 很多的家长,尤其是老年人,会认为孩子胖,就是营养充足,不需要额外补充任何东西。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越是肥胖的孩子,由于日常不健康的膳食习惯和维生素D在脂肪组织中的蓄积,它的维生素D缺乏可能性越大。因此,更要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以及户外活动。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23/64b982d818d4463092a14a3fa35c5d15_th.jpeg 对于问题比较严重的孩子,邵主任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为他们特别制定了饮食及生活习惯调整方案。体检合格的孩子家长则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1.在膳食均衡、荤素搭配的基础上,多摄入蔬菜、水果及高纤维食物,减少高脂、高蛋白摄入; 2.增加运动量,锻炼身体以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生长发育。 让人忧心的不止是孩子频现成年病的问题,早在去年冬天,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马鸣医师就提出,门诊中营养不良的孩子特别多。 “我们临床营养门诊的调查报告显示,就诊的无基础疾病的小朋友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有18.8%。”按道理说,现在物质水平提高了,不愁吃啊! “而且在2016年7~8月份,临床营养门诊就诊的患儿(多为5岁以上的学龄期小朋友)中,急性营养不良的占了33.3%,而且检查了下也没患糖尿病、甲亢等容易引起营养不良的疾病。”3个里面就有1个,虽然这个数据是出自医院临床营养门诊,但也算蛮高了。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23/ca5e4670a8204ccb9dfc3b908c5e4abe_th.jpeg 你是否只关心孩子长个子,却忽视了体重? “妈妈,班里做广播体操的时候,排在我前面只有2个人诶!”听到这样的话,不少爹妈是比较心急的,个子要是蹿不上去,影响以后找对象…… “如果不是小胖墩或者皮包骨头,很少有父母会注意孩子的体重。恰恰营养不良的孩子,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体重好几年没增长。” 马鸣医生告诉记者,3岁以下的小朋友,一般儿童保健机构会定期测量身高、体重,画生长曲线图,但3岁以后没有了医疗机构的定期介入,营养不良的问题在忽略中慢慢突出了。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23/77da7b587c3a470e9aee8847ee13308e_th.jpeg中国2~18岁男童身高、体重标准差单位曲线图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23/a672b4ed12b947bba1e69d09218d9c40_th.jpeg中国2~18岁女童身高、体重标准差单位曲线图 如上图,每条曲线的末端都标有数字,包括+3、+2、+1、0、-1、-2、-3曲线。营养不良的定义是,体重低于同身高、同性别儿童体重的3%或在-2曲线以下,或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身高的3%或在-2曲线以下,或者1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曲线走势是不同的,所以作为家长要学会定期关注孩子身高、体重,自己也可以画曲线。”马鸣医生建议。 别小看营养不良,它会影响全身各脏器,造成功能衰退 营养不良很多时候的看不出来的,也难怪家长会忽略,但千万别小看它,营养不良能影响全身各大脏器,慢慢地造成器官功能衰退。我们列举了患营养不良的小朋友可能有的一些小细节: 1.不喜欢吃饭了、胃口不好了、挑食了、稍微吃一点就饱了——可能是消化功能减退; 2.三天两头感冒——可能是抵抗力变差; 3.耐力变差,跑步稍微跑一会儿就气很急——可能是心脏功能衰退; 4.吃油腻的东西不容易消化,经常拉肚子——可能是肝功能异常; 5.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精力不旺盛,看上去比较倦怠——可能是缺乏多种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的缺乏仅仅是营养不良的一小部分,但缺乏多种微量元素,又会反过来加重营养不良。”马鸣医生说,营养不良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但是往往到了皮包骨头的时候,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了。 餐桌上毫无胃口,看到零食“两眼放光” 为什么营养不良的孩子那么多,有个很重要的原因——爱吃零食。“饭不要吃,菜不要吃,饼干、巧克力、糖果都要吃”,不少有娃的家庭为此伤透了脑筋。 其实不少成年人也爱吃零食,但到底哪些零食可以经常吃?哪些不健康,尽量不要吃?零食“红绿灯”来了: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23/d27b079c7c05454587a8b111c7d297cb_th.jpeg “相对来说,多选择绿灯级别的零食,少吃油炸、过甜、过咸的零食,少喝含糖饮料,少吃街头食品,学会阅读营养标签。”马鸣医生还建议家长,吃零食尽量在距离正餐至少1.5~2小时,每天吃零食次数不超过3次,而且不要让孩子在睡前、玩耍时、看电视或上网时吃零食。 “零食,顾名思义是正餐以外用于补充孩子热量的食物,肯定无法取代正餐,因为它们不能满足小朋友对营养素的需求。”此外,零食因为含有添加剂,往往颜色比较好看讨小朋友喜欢,但往往口感比较好的,都是高糖、高脂、低蛋白的,味道重的同时钠含量也高。 “成年人需要定期体检,对于孩子也是必不可少。”邵主任提醒各位爸爸妈妈,通过体检,及早发现隐匿性疾病,早期治疗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浙大儿院儿保科也将设立健康管理中心,开展体格检查和生长监测,为的是让家长们意识到儿童时期生长发育,包括体格生长、感觉、运动、语言、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等多方面出现的问题,可能会波及一生的健康状况。少吃零食、多睡觉、多运动!愿各位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来源:浙江在线 少吃零食 多睡觉 多运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