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仅仅是年轻人的跳板? 他们最希望提高工资收入
一个《社区工作的真正面目,“惨目忍睹”》的帖子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发帖半个月,点击率将近5万,回帖多达27页。有人很同情,有人深有同感,也有人直接开骂……社工这个和百姓最近距离接触,一直以来默默无闻的群体转瞬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个案
“我们什么都要会”
“每次一谈到我是社工,一些人就会投来羡慕的眼光,社区工作既轻松又没压力,殊不知大家看到的只是表面。”发帖的网友王洁(化名)有着近10年社区工作经验,她说,“如果你选择了做社工,你就准备好做一颗万能的螺丝钉,哪里需要你就往哪里搬。”
“我们什么都要会,文能写洋洋万字的论文,武能扛着几十斤的水泥跑下楼,穿上民族服装就能在文艺晚会上给居民跳舞。挂上号码牌就能在社区运动会上跑1000米……”
“你以为现在的社工还是几十年前的居委会老大爷老大妈?现在对社工的要求可高着呢。”王洁说,婴儿出生怎么报户口、孩子入学怎么报学校、怎么申请经济适用房,政府又出台了哪些养老政策……“从出生到养老,啥事不得社区操心。”
有一次为了迎接卫生检查,王洁和同事顶着30℃的闷热奋战在楼道:右手一个桶,左手一把刷,清理乱涂写;手抱肩扛把破木板、烂沙发、水泥块、碎砖头等一一清除。楼道宽敞了,卫生好了,火灾隐患降低了,社工们也都成了泥人,“可总有居民会说,那块石头他家还要用,让我们搬回去,真是哭笑不得。”
“每次办公室一有状况,大家都先藏玻璃水杯,知道为什么吗?总会有些情绪激动的人摔杯子发火。”面对这种场面,王洁说社工们只能尽量克制自己的脾气,“居民有了委屈可以跟社区说,但我们受了委屈又能向谁说?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大得难以承受,只能对家里的那口子倾诉发泄,结果产生更多的家庭矛盾,到头来还被说‘钱没挣多少,唠叨倒不少’。”
张家的水漏到李家去,要记得处理;王家的小子揍了吴家的儿子啦,要记得调解;居民楼的下水井溢出大粪,要赶快联系物业;社区里垃圾点的味儿太熏人,要赶快清理……虽然每天工作的主要内容都是些琐事,但王洁说,工作还是要继续,“我们只是希望有人能理解我们社工的苦和累。”
“既来之,则安之;既来之,则爱之”
“如果你没有真正体验过社工的工作,你就不会懂得这个新兴行业的艰辛和其中的快乐。”鄞州桑菊社区的社区工作者许兴蕾这样告诉记者。“既来之,则安之;既来之,则爱之”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许兴蕾是今年3月才加入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现在鄞州桑菊社区主要负责党建和宣传工作,“我之前在江北区宁波都市农业园区管委会工作,看到中河街道招聘社工,就报名了。”许兴蕾说自己喜欢和别人打交道,因此对这份工作还挺适应的。
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到社区的居民,许兴蕾觉得挺有成就感的。在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一直关注灾区救灾情况的他马上想到社区是否也有来自玉树的居民,在查看社区流动人口表后发现了来自青海的马师傅,并得知马师傅的侄子一家在玉树工作,灾后一直联系不上,“他们打工没赚多少钱,我了解情况后向社区书记做了汇报,并给他们送去了慰问和回家的路费。”
做好社区工作,许兴蕾觉得除了热情,还特别需要好口才。最近在社区人口普查时,许兴蕾发现,一些户主因为户籍登记整顿问题拒绝人口普查员入户登记,“这个片区刚好是我的包片区域,得知情况后,我马上登门拜访,其实大家都是讲道理的,道理讲通了,工作也就好做了。”
“现在,很多居民都和我很熟,个个都成了朋友了。”话语间,许兴蕾充满了自豪感。除了自己工作之外,许兴蕾还会积极参加社区的义务活动,做一名志愿者。他说,社区工作完全对了自己的“胃口”。
调查
为进一步了解宁波社区工作者的生存现状,本报和浙江万里学院文传学院的大学生调查团队一起,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对社工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收到来自海曙、江东、江北、鄞州等区的有效问卷45份。
现状一:社工男女比例相差悬殊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45位社区工作者中,有38位女性,男性仅有7位,两者比例相差悬殊。
男性为何不愿从事这份工作?在记者的采访中,“收入低”、“工作太琐碎”、“工作内容服务性比较强,更适合女性”、“社会普遍对社工的认同和尊重不够”等成为频频被提及的几大理由。
“80后”社区工作者小应说,在社区工作嘴巴要甜,见到社区居民就要叫阿姨、叔叔,“对女生来说,这样的称呼是很自然的,但男生总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叫出口。”最让小应感到头疼的是,社区里各种各样的活动、文艺汇演多,每次节目不够,都要社区工作人员上去凑数,“你说我一个大老爷们,在一群大爷大妈面前唱唱跳跳,心理上总有道过不去的坎。”
现状二:工作时间普遍偏长
在45位接受问卷调查的社区工作者中,每天的工作时间7小时的仅有3人,仅占总人数的6.7%;每天工作满8小时的有22人,占总人数的48.9%;每天工作9小时的有6人,占总人数的13.3%;工作时间9小时以上的则有14人,占总人数的31.1%。93.3%的社区工作者每天的工作时间在8小时或者8小时以上。
社区工作者曹女士告诉记者,今年11月就要进行人口普查,按照以往的经验,普查期间加班加点就是家常便饭,为了摸清居民的基本情况,在8月底之前,社区6个工作人员要走访社区的1700多户人家,“走访也要按照居民的作息时间随时调整,往往是人家下班回家,我们才是上班干活的高峰期。家里还有未满两岁的孩子,只能让我妈妈带。”曹女士算了一下,自己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大约在9个小时左右。
人口普查、卫生检查、社区换届选举……除了本职工作外,这些临时性的任务是最让社区工作者们头疼。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区工作者说,随着单位管理功能向社区转移,压在社区头上的任务也越来越多,“上线多,任务多,时间紧,人手少,疲于奔命。”而最让年轻人担心的是,每天扑在繁忙的工作上,连自己的终身大事也都被耽搁了。
现状三:收入普遍偏低
收入偏低也是造成社区工作者人才流动性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次调查中发现,45位社区工作者中,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有30人,占66.7%,收入在1500~2500元的有15人,占33.3%。在月收入超过1500元的人群中,绝大部分人的收入也在只有在1600元左右,极少有超过2000元的。
与收入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部分的社区工作者及其家庭都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参与这次调查的社工中,“60后”的有5人,“70后”的有19人,“80后”的有21人,也就是说,年纪在21岁到40岁之间,正逢适婚年龄或者是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人数占受调查总人数的88.9%。
“您希望哪方面的待遇得到最大的完善?”45位被调查对象中有44人把“提高工资收入”放在第一位,其余依次是“提高其他福利待遇”、“完善奖励机制”和“减少工作时间”。除“提高工资收入”这一项外,其余几项的选择人数都未过半。
现状四:社区人才留不住
随着社会的进步,单位对个人的管理功能也越来越多地向社区转移,社区的管理内容和难度不断增加,这也对社工的学历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接受调查的45人中大专毕业的有17人,本科毕业的有27人,仅有1人为高中毕业。
社区能留住这些人才吗?“在我们社区,来了四五个应聘者,试用期还没到已经走了一大半,工作太辛苦,收入又低,外面机会也多,很少有年轻人能熬得住。”社工吴小姐说。
即便是留下的,很多人也没有打算将社工视为一份长久的工作。45位被调查对象中,有37人明确表示有过换工作的想法,占总人数的比例高达82.2%,且多为“70后”和“80后”。有社区工作者说,一些高学历的新人只是将这份工作视为跳板。
社工小应说,和他一起进社区的同事现在已经上调去街道了,“虽然工资不高,但福利要比社区好。”大学读广告专业的小应也想换工作,但是一想到社区提供的“三金”和工作的稳定性,他又留了下来,“父母觉得与其去那种工作不稳定的公司,还不如留在社区。我也考过事业单位,虽然这次没考上,但我还会试一试。”
其他社工考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单位的决心给社工曹女士留下深刻印象,她认识的一位社区主任,连着考了三次公务员,最后一次成功了,但工作地点从市区换到了象山,“远是远了点,但也总比在社区工作强。”
■延伸阅读
社工生存状态的改善
有赖于整个职业的发展
2004年,当时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现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第九批国家职业标准,“社会工作者”被正式认定为我国的新职业。社会工作者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等。
社区专职工作者是社会工作者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是指专门从事社区居委会工作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工作环境正在改变
近几年来各省市也相继出台各种政策来改善社区工作者的待遇和工作环境,鼓励和吸引社区工作人才。以宁波为例,在海曙、江东建立了一批以示范性社区社会工作岗位为主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对社区专职工作者开展实务性的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另一方面也积极搭建社区社会工作交流平台,开展社区社会工作案例征集、评选和交流活动。在加强对现有社会工作者提升转换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引进,鼓励和引导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并出台政策,明确在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时,对持有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等。
仍存在诸多问题
然而从整个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虽然近几年我国的城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有了一定规模,但仍存在总量不足、专业不强、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存在整个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认知和认可程度不高,甚至包括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本身对自身职业定位和认同程度参差不齐等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说,要改善社区工作者的生存现状,从根本上还是依赖于整个职业的完善和发展。
来源:东南商报 现在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来说还不够完整,期待完善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