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圃社区民主协商共创“三治融合”新局面
兴圃社区兴福巷5弄7号的面食店铺租设在一幢幢居民楼中,其开业将带来的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隐患问题引起周遭居民的忧虑。社区在接到居民反应事件后,迅速联系工商、环保等相关部门进行实地勘测,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社区工作,经过勘测后发现,此面店商铺不宜设立在居民区内。而后,由兴圃社区牵头,通过与商户和居民民主协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面食店将进行搬迁。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随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社区工作出现了一些系统性、普遍性的新问题。一些因物业管理、邻里纠纷、安全隐患、房屋质量、涉法涉诉等引发的矛盾逐步显现。兴圃社区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社区工作性质和面临的现状,开展民主协商“五步工作法”,通过开展“收集协商议题、制定协商方案、开展民主协商、确定协商成果、评价协商成果”五项工作步骤,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居民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法制意识,激发全体居民共同参与的热情,共创“三治融合”的新局面。
01.破解治理难题提升服务效果
2017年夏,高温持续,住在银菊小区的居民们却因为家门口的垃圾堆放处遭了大罪。每天都要捂着鼻子回家,天热味重,污水四溢,苍蝇到处飞,“实在是吃不消了!”家住银菊小区的冯女士反映说道。片区网格长系统走访得知情况后,经跃龙街道兴圃社区的民主协商调解,让居民们闹心许久的事终于圆满解决了,而此事件的圆满解决正是得益于民主协商“五步工作法”的有效开展。
宁海银菊小区为自治管理的半封闭老小区,建立之初,对垃圾堆放位置未进行过科学的规划设置。近年来,随着南面出租房用户的不断增多,原垃圾堆放处已难以满足小区用户需求,严重影响小区居住环境。
社区针对小区业主整改诉求与环卫所联系商讨是否可就近重新选址放置垃圾桶。经多次协商,环卫所就银菊小区存在卫生困境,同意重新选址。在得到可重新选址的许可下,社工采取上门入户的方式向银菊小区内的居民说明情况,针对如何改善小区垃圾管理的议题,召开业委会会议,集中多方智慧,共同协商解决。
人多力量大,经过激烈的讨论,全体业主代表达成一致意见,对垃圾堆放位置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为落实协商成果,社工及时张贴告知书,确保小区所有居民知晓垃圾堆放处的新址。此外,社区还在原垃圾堆放处放置垃圾禁倒垃圾告示牌并聘请专人在原垃圾堆放处进行临时看管。社工实时跟进,小区居民从起初的“习惯性堆放”成功转变为“合理堆放”,成效显著。
02.创新社区建设 增强民主意识
2017年,兴圃社区启动“美丽社区”环境改造项目。该项目围绕“干净、整洁”建设目标,通过加强硬件社区方面建设和软件设计方面的管理,有效的推进社区的美化、洁化、绿化、亮化,将兴圃社区建设成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美丽社区。
兴圃社区街区主要呈现南北走向,道路两侧主要分布居民建筑,建筑分别为3-4层为主。主要存在问题是两侧是花坛绿化比较凌乱,电线杆外露比较严重,停车比较随意,而兴圃巷46弄至54弄一带,停车位不够,绿化带过大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兴圃社区在征集居民的意见后提出希望对这一地块进行改造并纳入美丽社区建设计划,申请上报。
在今年得到上级单位审批项目后,根据规划局出具的改造规划图,召开社区议事厅邀请该区域居民代表参加,会上居民代表们分析利弊,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商议后,协商一致同意增加拆除兴圃巷46弄后围墙改为栏杆,缩减绿化带以得到更多的停车位。社区将最终民主协商结果反馈规划局,规划局根据居民的协商方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方案修改和公示。
“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切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是做好社区工作内在要求。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加大培训力度,不断增强居民民主意识,凝聚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社区协商工作,才能破解困扰社区发展的难题,促进社区服务长足有效的开展。
03.打造智慧社区 增强居民幸福感
兴圃社区积极打造智慧社区建设,以提高群众安全感为目的,强力推进社区监控系统规划建设。该工程为跃龙街道重点工程,通过居民反映和专业工作人员的详细排查,社区确定136个安装点位共需安装207个监控设备,完全覆盖辖区内所有主干道及小巷,形成覆盖社区的视频动态监控系统,在为居民构建起安全屏障的同时,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社区又面临着一个难题,着207个监控探头,其中90%以上都是非立杆的,需要借用居民的房屋外墙进行安装并且电路走线也需要过居民的外墙面。社区通过实地入户,民主协商的方式与涉及安装的100余户居民协商一致,最终完成整个社区监控网络的安装。
现在,视频监控将与跃龙街道、派出所进行联网,由工作人员24小时进行实时监控,有力地保障社区安全。兴圃社区成为宁海县首个“监控全覆盖”社区。
好样的
继续前行,改善环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