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草 发表于 2021-7-7 10:15:44

夏季虫类凶猛害人不浅 医生为您提供破解之道

    随着气温逐日升高,蚊虫、蜱虫等虫类也变得更加活跃,“人虫大战”打响。记者从几家医院了解到,被虫类攻击“负伤”的病例不在少数,甚至被送入抢救室。
  这几天,浙江大学明州医院儿科诊区就有不少中招的小宝宝,有的手脚被叮咬后肿得像“大猪蹄子”,有的眼睛肿得像灯泡。
  “今年的蚊子特别多,我家孙子手、脚、脸上全部都被咬肿了。”家住鄞州公园附近的汪女士很郁闷。她小孙子今年3岁,近日傍晚时分带到公园玩,一个多小时后回来时发现,孙子粉嫩的皮肤上到处都是蚊子叮咬后留下的红包。孩子难受得直哭,汪女士就赶紧带着孙子来医院看看。
  “孩子是虫咬性皮炎,我给你配一支药膏回去以后每天涂抹,注意卫生。”该院小儿外科接诊医生毛赛克叮嘱道。好在被叮咬的伤口没有引起感染,一般治疗1周后就能恢复。
  和小男孩比起来,70岁的王大妈就没那么幸运了。她前些天突然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体温飙升到39℃。起初她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在当地医院进行了5天的抗感染治疗后,人越来越不舒服,甚至意识不清,于是家人立即将其转至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急诊抢救室。
  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后得知,原来王大妈家里种了一片桃林,前几天干活时,突然感觉脖子处好像被针扎了一下,用手用力一挠后有刺痛感。王大妈的老伴凑近一看,脖子上竟然有个黑色的虫子,虫子一半的身体已经进入王大妈脖子的皮肤里了,他立即将虫子拽了出来,根据经验判断是蜱虫。回家后的王大妈只是简单擦了一点膏药。根据家人回忆,此后王大妈还被该类虫子叮咬过一次,但均未在意。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感染科许烂漫主任、杨辉主治医师立即对患者进行抽血送检“新型布尼亚病毒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原来,王大妈得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该病是由蜱虫叮咬后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毒”。医生获得血清检测证实后,立马对其进行了正规的治疗,12天后,王大妈顺利出院。
  相关链接
  如何降低被虫类叮咬或蜇伤的风险?
  被叮咬后怎么处理?
  物理防护:外出时穿上鞋子、长袖衣服和长裤。若担心蜱虫叮咬,请将裤脚扎到袜子里,并穿浅色衣服,以便能及时发现粘到身上的蜱虫。
  喷涂防蚊药水:外出时可以喷涂防蚊药水,黎明和黄昏时尽量待在室内,因为蚊子在此时最活跃。
  保持室内干净:排干家附近的积水,如嬉水池和水桶,否则蚊子会在积水里繁殖。
  应急处理:昆虫叮咬后应立即用肥皂和水冲洗;局部水肿可用冰袋冷敷缓解;外用乳膏、凝胶和洗剂可减轻瘙痒,比如含有炉甘石或普莫卡因的此类产品。
  尽量避免抓挠:一旦抓挠,皮肤里的组织液、淋巴液等渗出,会肿成一个不易消退的疱,甚至引起局部感染和过敏性皮炎。坚持不抓,一般10至15分钟后,痒感就能明显消退。
  家里可备药膏,早期用药:夏天蚊虫多,被咬是常事,可以配一支药膏备用,儿童可用丹皮酚软膏或无极膏,被咬时及时涂抹,可以有效解决问题。
  来源:宁波晚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夏季虫类凶猛害人不浅 医生为您提供破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