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种田到“慧”种田!宁海这位“新农人”的种植有点“潮”
小满时节,丰收在望。
这是90后胡强强最为忙碌的一段时间。趁着雨水还未落下,他要组织农户加紧麦田的收割。
麦风轻,梅雨细,万物小得盈满。最近空气湿度大,他要盯着每车小麦检测水分。待麦子烘干后,再拿去粮站检测,看是否符合粮站收购标准。
这里是宁海县长街镇,胡强强的农场就在其中,占地400多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
夏日的午后,风吹麦田千层浪。三台收割机踏着麦浪在田间奔忙。白鹭盘旋相随、低徊啄食,一派现代田园劳作景象。
2010年大学毕业,又当了两年兵,胡强强最舍不得的是那身军装。刚退伍那会儿,他迷茫着前途,父亲一句“回来当农民吧”曾让他百般抗拒。“同学大学毕业,要么考了公务员,要么进了大企业。如果要回来当农民,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年学知识?”
抱怨归抱怨,但最终他还是决定听从父亲的建议。从此田间地头,多了一个身穿迷彩绿的身影。
万事开头难,顶着大学生和退伍军人的“光环”回到农村,但面对农事,他依然是村民口中那个“什么都不会,干不了几天肯定就会放弃的”的隔壁老胡家儿子。这反而激起了胡强强的斗志。“我怎么就不行了,你们有经验,但我有知识,经验可以学,科学才是我的致胜‘法宝’。”
好胜的胡强强开始了对农机和作物的钻研,起早摸黑忙碌在田间,慢慢的,说起他,村民依然会说那是隔壁老胡家的儿子,但言语中多了一种“虎父无犬子”的赞叹。而此时胡强强的心里,早已没有了当初向村民证明的冲动。
因为他想要超越的人,是父亲。
“在村民的口中,我重新认识了父亲。他当了一辈子农民,白手起家,打造出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示范性专业合作社,还带动了53位社员走上共富之路。我想要比他做得更好!”
“读书不会浪费,既然要做农民,那肯定要跟父辈的农民不一样!”年轻的思维加上科技的力量,胡强强有了新动力。他不断引入新品种,新的种植模式;在稻田养起了鱼,又养起了鸭子。他想通过混养模式,提高农田的亩产出。这种在老一辈人看来是“胡闹”的做法,他成功了。
“除了鸭子和鱼的收益,这种不施化肥的‘生态稻’早早就被预定,供不应求,价格也比普通的高上一些。”
如今的胡强强,皮肤越来越黑,头发越来越白,承包的1000亩土地,带动了村里劳动力100余人。
但对他来说,还不足够。
“作为‘90后’新农人,我想要以我的技术、专业知识,给村里人带来新理念、新技术,带领村民一同致富。现代的科技给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农民不仅要‘会种田’,还要‘慧种田’。”
教村里人使用农业机械,培训植保无人机的使用以及科学田间管理,隔壁老胡家的儿子,成了村民的“田间导师”。“科技+农业”作用,促进了田间管理机械化,提高了效率,加大了产值,也给村民带来了增收。
如今,胡强强依然习惯穿着一身迷彩绿。但他已经不再避讳“农民”这个身份。“未来我想建设一个数字化的智慧农场,带动更多人增产增收,勤劳致富,让农民这个职业越来越体面。”
来源:甬上·宁波晚报
能坚持做下去不容易,点赞!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才有奇迹。 头发比很多80后都白。 政策的扶持才能走下去,农业是越走越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