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情 发表于 2022-6-14 17:01:24

寿宁寺昙猷石考

       寿宁寺是晋代古刹,位于宁海县城东南六公里的港头村。宋《赤城志》记载:“寿宁寺在县南一十里,旧名‘白水庵’,晋义熙元年(405年)僧昙猷建。建时猷自海乘槎至,卓锡泉涌,故以为名。晋天福五年(940年),改名‘海晏’。国朝淳化元年(990年)改今额。门外有猷所携石,高数尺许,石上有绍圣中高述,陈安道以下题字……”。另崇祯《宁海县志》记载:“有仙人袖石,高丈许,上大下小如杵。” 光绪《宁海县志》记载:“寿宁寺门外有晋昙猷所携石,高数尺许,刻绍兴中高述,陈安道以下题字。”
      至于此石,早已在搜集到的资料里,因在宁波文化遗产网上找到有关于昙猷与寿宁寺的文章,说是已在“文革”时被敲碎铺路,难觅其踪。故一直没有被纳入寻找之列。一次群里李老师发来一张图片,说是石头上有字,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乍看此石非常眼熟,似曾相识,只是一时想不起在哪见过。于是在以前所存的图片中翻找,果不其然,还真找到,是好几年前自坑龙王至白峤徒步时去过,只是那时对这些古碑、石刻没有兴趣,拍张照片留念,根本没有细看,故并没有发现石头上所刻文字,更不知道此石就是“昙猷石”。
       既然此石还在,于是迫不及待利用周末时间,两次前往。昙猷石立于寺前西南角,石旁不远处为白泉井。昙猷石相传为昙猷东渡时的压舱石,昙猷上岸后笼大石于袖,故名袖石。当然,这只是传说而已。此石已断成两截,用胶粘合,石头表面布满细小气孔。形状正如志书所记载“上大下小如杵”,石高2.10米,宽0.63米,厚0.35米。文字刻在下底部,右侧部分被敲,文字遗失,仅残留部分笔画,不能辨认。残存文字部分宽0.32米,高0.83米。通过几天的反复研究,发现所存文字应该是两部分内容,而且可能不是同一时期所刻,这种想法得到了群里传拓专家李本侹老师和擅长辨识古文的葛俊俏老师的认同。其中第一部分内容存三行,每行7字,共21字,楷书。除被破坏的内容外,其余基本都能辨出。“……海扵緱山之,苴茅開土,建一梵院,名‘海晏’,記之以石。”这和《赤城志》里“晋天福五年,改名‘海晏’”相吻合,同时说明此石刻应刻于晋天福五年(940年)之后。另一部分内容比较零散,部分文字与第一部分内容有重叠,可辨出“陳(与苴有重叠)建、壬(与院有重叠)、二、月(与晏有重叠)、七、日”等文字,这些内容在历代县志及各种资料里均无文字记载,遗憾的是没有找到相应的纪年。而关于石刻的纪年,县志记载也不同,宋《赤城志》记载为“绍圣中高述,陈安道以下题字”,而光绪《宁海县志》记载为“绍兴中高述,陈安道以下题字”,两处纪年虽都为宋代,但前后相隔100多年。关于高述其人,宋《赤城志》记载比较简单,只在知县一栏中有“高述有传”四字。而光绪《宁海县志》记载比较详细,“高述,字袭明,丹阳人,绍圣二年(1095)知县……”。因此可以初步判断此石刻刻于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8),距今900多年。
      因石刻完整内容并未在任何史料中记载,而石刻本身已经残缺,因此遗失部分内容也无法考证。但残存内容的辨认,也填补了昙猷石史料记载中的空白。
       另外,石刻中第一次出现“緱山”,这也许和宁海被称为“緱城”有一定的联系。
宋嘉定《赤城志》,陈耆卿主纂,卷二十九;
明崇祯《宁海县志》,虞山宋奎光编辑,卷十二,第1121寿宁寺;
清光绪《宁海县志》,王瑞成修,张濬撰,卷二十一金石志,第2121;
清光绪《宁海县志》,王瑞成修,张濬撰,卷八秩官志二,第727。



心灯 发表于 2022-6-15 10:55:32

感谢分享

惊艳一枪 发表于 2022-6-15 14:59:49

{:6_286:}

相思情 发表于 2022-6-15 15:26:44

“之”字后面还有一字未辨出!

玉米卷 发表于 2022-6-15 20:15:18

追随记忆

玉米卷 发表于 2022-6-15 20:15:49

最好能在具体点地址

思念成沙 发表于 2022-6-15 20:19:37

这个石头有来历,宁海百分之九九的不知道

相思情 发表于 2022-6-15 22:16:42

思念成沙 发表于 2022-6-15 20:19
这个石头有来历,宁海百分之九九的不知道

:lol:lol:lol知道这石头的人多,只是知道这石头上的字具体内容的人几乎没有!

相思情 发表于 2022-6-16 06:19:36

玉米卷 发表于 2022-6-15 20:15
最好能在具体点地址

地址已经很具体了:)

西店流汪 发表于 2022-6-16 10:25:41

点赞{:6_286:}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寿宁寺昙猷石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