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黑事小,晒伤事大,这份“防晒指南”请收好
日前,县第一医院皮肤科来了一位患者赵先生,接诊的黄智微医生发现他双上肢和肩背部皮肤出现红斑、水肿和水疱等情况,结合赵先生自述,判断为严重晒伤。前几日,赵先生一家在没做任何防晒的情况下,前往附近的水上乐园游玩。在这过程中,因为身体浸泡在水中,即使烈日当头,也没觉得太晒。可是,回家后,赵先生一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皮肤不适,相对严重的赵先生感觉到了皮肤刺痛,甚至出现了水肿性红斑、大疱,于是前往医院检查。
“每年夏天,我们皮肤科都会接诊不少晒伤病患,大多是由防晒防护措施不到位引起。”黄医生说,夏季高温,紫外线很强,如果外出时不进行一定的防护,就容易晒伤,引起皮肤局部急性炎症,造成皮肤红肿。晒伤一般在暴晒后4~6小时后出现皮损,12~24小时后达到高峰,轻者为红斑、水肿,自觉灼热和疼痛,重者会出现水疱、大疱,甚至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
面对不同程度的晒伤,应该如何妥善处置呢?
“如果皮损症状较轻,一般可外搽炉甘石洗剂、氧化锌软膏等缓解。面部的轻微晒伤还可以使用医用冷敷贴进行舒缓降温,冷藏后效果更佳。”黄医生说,如果皮损症状较重,出现大疱,并且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不建议市民自行处置或冰敷,应及时就医。
当然,预防在先,做好防晒,才是最好的。不少人认为防晒的目的仅仅是避免晒黑,其实不然。除了晒伤,过度日晒还是皮肤恶性肿瘤、白癜风、红斑狼疮等疾病加重的诱因。所以,防晒的目标,首先是健康,其次才是美。
防晒分为硬防晒和软防晒。硬防晒是指防晒伞、防晒衣、防晒帽等物理遮挡的防晒方式,软防晒是指防晒霜等身体涂抹的防晒方式。一般情况下,建议市民优先选用更有效的硬防晒,选择能够有效遮挡脸部、耳部、颈部,甚至肩部及上背的宽檐帽。
除了硬防晒,作为软防晒的防晒霜也很重要。目前,市面上的防晒霜可以分为物理型、化学型和物化结合型。物理型防晒霜一般靠二氧化钛和氧化锌成分反射或分散紫外线来起作用,化学型防晒霜靠吸收紫外线来起作用,而物化结合型防晒霜则兼具两种作用机制。
“一般来说,化学防晒和物化结合型防晒的肤感会更好、更轻薄,健康皮肤的人可以选择此类防晒。但从对皮肤的刺激性和致敏性来看,更推荐使用物理型防晒。”黄医生说,夏季日常可选择SPF30、PA+++,若长时间在户外可选择SPF50;其他季节日常选择SPF20-25、PA++或PA+++即可,若长时间户外可选择SPF30,但若在高原和海边,选择SPF50、PA++++为好。另外,提醒大家,因为防晒霜需要成膜后才能发挥作用,建议在出门前半小时搽好。
来源:今日宁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