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手 发表于 2024-3-27 09:15:42

红色种子代代传 宁海海岛师生56年接力守护烈士墓 

       瞻仰纪念碑、合唱少先队歌、聆听烈士故事……今天(3月26日)一早,宁海县强蛟镇峡山村大屿山革命烈士墓,同往年一样迎来了强蛟镇中心学校第一批师生。
  强蛟镇中心学校一代代师生接力守护、祭扫烈士墓的传统已持续了整整56年。半个多世纪以来,清明祭奠大屿山革命烈士成为学校雷打不动的传统,烈士故事激励感召着海岛学子不断砥砺前行。
  “同学们,我们一定要铭记这些先烈,将他们的精神火炬一代代传承下去。”87岁的强蛟镇中心学校原校长王成恕在给孩子们讲述烈士故事时,难掩内心激动,“你们赶上了好时代,要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学好本领,将来才能报效祖国、建设家乡。”
       师生祭扫烈士墓。
  大屿山革命烈士墓的由来,要追溯到1968年。大屿山,是宁海湾畔的一座小山坡,与强蛟镇中心学校的直线距离只有200多米。当年,峡山渔民将1949年春在强蛟群岛牺牲的孙范章和另两位无名烈士,以及1950年初在茅山头牺牲的石清友烈士遗骨合葬在大屿山,并立起一块纪念碑,以便后人纪念。
  由于当时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烈士墓碑文的撰写成了一道难题。闻听此事后,时任校长的王成恕主动提出帮助撰写碑文。烈士墓建成后,王成恕便带领师生接过了守护的使命,56年来从未间断。
  “老校长一直以来的言传身教,给孩子们心里播下了红色的种子,我们今后一定会继续守护下去。”强蛟镇中心学校校长范鸿魁告诉记者,老校长虽已退休20多年,但依然每年坚持为孩子们上“开学第一课”,讲得最多的就是革命烈士故事,还经常带领大家为烈士墓除杂草、擦墓碑。
  强蛟镇中心学校薛岙校区教师顾斌,是一名“85后”,也是王成恕退休前最后一批学生。“我现在仍清楚记得,老校长每年带我们祭扫烈士墓的情景,当年我们亲手种下的一排松柏苗,现在已经成长为一棵棵大树。”顾斌说,一晃20多年过去了,他在老校长的熏陶下,成为了一名老师,也习惯了带上一茬一茬的孩子们来到大屿山祭扫英烈,讲述发生在这片土地的红色故事。
  “就在不久前,强蛟中学与小学合并为中心学校,我们今后一定会继续守护下去。”范鸿魁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变迁,中小学历经分合、调整,师生迎来送往一届又一届,但接力守护烈士墓的传统却始终未变,成为全校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不断激励大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接续奋斗、勇往直前。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如今,经过海岛师生56年的接力传递,革命烈士的故事在当地早已家喻户晓,每逢清明、端午等重要节日,附近村民便会拖儿带女自发到烈士墓前祭扫。当地政府也对烈士墓进行了扩建,使之成为青少年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来源: 中国宁波网

惊艳一枪 发表于 2024-3-27 13:18:38

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学好本领,将来才能报效祖国、建设家乡。

fxcm 发表于 2024-3-27 20:52:26

小手一抖五分到手

wlgxs 发表于 2024-3-27 23:17:03

要建设法治中国,造福于全体民众!把所有创造的财富照顾好中华大地上的一切人。

wlgxs 发表于 2024-3-27 23:18:2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色种子代代传 宁海海岛师生56年接力守护烈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