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城月光 发表于 3 天前

国庆聚餐务必小心!边吃鱼边跟朋友谈笑风生 他差点进了手术室

      国庆长假,亲朋好友往往齐聚一堂共享佳肴。然而当大家举杯畅饮相谈甚欢时,一不小心就可能“祸从口入”。51岁的郑先生就是这样。
      前不久,郑先生从外地来杭州出差,晚饭时点了一份杂鱼煲,边吃鱼边跟朋友谈笑风生,突然喉咙一哽,感觉鱼骨头好像被吞了下去。不过他当时没太在意,想着多喝点水往下顺一顺就好了。然而事与愿违,他的喉结位置开始出现持续且加剧的异物感和疼痛感,每次咽口水都像针扎一样。
      郑先生赶紧前往附近医院就诊,然而折腾了几个小时,都未能找到这根“深藏不露”的鱼刺。到了第二天,疼痛和焦虑让郑先生倍感无助,他在社交平台上搜索解决办法,发现不少网友推荐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称其“取鱼刺很专业”,于是前去就诊。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解道宇副主任医师接诊后,一开始用喉镜检查咽喉隐蔽处,并未发现异物踪影。
      “疼痛位置在喉结处,每次咽口水均有刺痛的感觉,有可能是异物已经进入了食管。”解道宇建议郑先生立刻行颈部+胸部C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果不其然,CT影像清晰显示,在郑先生的食管中段,有一个尖锐的条状高密度阴影,这就是那根让他痛苦不堪的鱼刺!它像一枚潜伏的“暗器”,随时可能刺穿食管壁,引发严重的纵隔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解道宇第一时间联系内镜中心,安排胃镜下急诊取异物。消化内科李为民主治医师在距门齿约23厘米处准确找到了这根多节的鱼骨并稳稳取出,整个操作过程仅用了不到10分钟。取出后测量,这块鱼骨(3-4节脊柱骨)竟长达三四厘米!
      解道宇提醒,市民在食用带刺鱼类或是其他带骨带核食物时,应该细嚼慢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需要特别小心。而一旦发生鱼刺卡喉,传统的“喝醋软化”“吞饭团”等方法是错误且危险的。
      醋无法在短时间内软化鱼刺,起不到效果,而强行吞咽饭团可能让鱼刺扎得更深,反而增大取出的难度,还可能引发食管损伤、感染,甚至大出血,造成严重后果。
      正确的做法是避免继续吞咽硬质食物,可以尝试轻轻咳嗽将其排出。如果鱼刺看得见,可以让他人用镊子小心夹出。如果鱼刺看不见或上述方法不见效,应禁食禁水,立即到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交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处理。
      来源:都市快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庆聚餐务必小心!边吃鱼边跟朋友谈笑风生 他差点进了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