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 发表于 2010-11-23 11:40:48

浙江:随意转学择“名校”这条路以后不好走了

    每年学校招生季节,总是有一些家长为了孩子能挤进名校而焦头烂额,而从现在开始,浙江省的招生秩序将得到有序维护。
   
    11月8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中小学学生学籍电子化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1月10日,浙江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实现全省联网。
   
    一份看似专业极强的工作文件,一次看似平淡无奇的技术进步,实际上却与孩子们的择校、读书问题息息相关。
   
    从小学到高中 只有一个学籍号
   
    昨天,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方红峰解读说,新版的浙江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主要有两大特点:
   
    首先是“全省联网”。今后,浙江各级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举办的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在读学生的学籍信息均将纳入学籍系统,并按照“学校收录、属地监控、分级汇总、全省联网”的原则进行管理。学籍系统分为省、市、县(市、区)三级数据中心,学生学籍信息中的学生基本信息由县(市、区)数据中心汇总到设区市数据中心,再汇总到省数据中心,其他信息留存在县(市、区)和设区市数据中心。
   
    其次是“一人一号”。根据《意见》要求,每个中小学生都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学籍号。学籍号分学籍主号和学籍辅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时拥有义务教育卡号,实行一生一号。学籍号将伴随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整个过程。学生的电子学籍档案与学生学籍联动,采用“小学入学建档,各学段随转”的原则进行管理。学生小学入学时,在学籍系统上注册获得学籍,学校为学生建立电子学籍档案。初中和高中入学时,都要从原毕业学校转入电子学籍档案,才能注册获得学籍。学生中途转学,也要从原就读学校转出电子学籍档案,才能在转入学校注册获得学籍。中小学新生的信息每年9月底就锁定,如果要做修改,必须得到学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
   
    “名校”超额招生将变得更加困难
   
    根据《意见》要求,电子学籍系统全面实施后,学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根据招生计划,在学籍系统中设定学校新生学籍总数。一般情况下,学校只能按照计划招生,如果确实需要调整,必须经过学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
   
    这意味着,以前经常超额招生的“名校”,以后再要多招学生会变得更加困难。因为没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同意,那些多招的学生将无法在网上“入籍”,如果硬要进入该校学习,就只能成为一个“黑户”。
   
    另外,记者在《意见》中看到,各地公办中小学原则上在本地范围内招生,如要跨县(市、区)招生,必须经学校所在县(市、区)和生源所在县(市、区)教育局共同同意,报设区市教育局备案后方可组织招生;如要跨设区市招生,必须经学校所在设区市和生源所在设区市教育局共同同意,报省教育厅备案后方可组织招生。
   
    招生结束后,招生学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确认名单,由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对相应学生的电子学籍档案下达允许外招指令后,招生学校方可转入学生的电子学籍档案,注册获得学籍。
   
    按照这一规定,今后教育发达地区的学校到教育欠发达地区抢夺“尖子生”的情况将得到有效扼制。打个比方说,A区的某学校想要招收B区的某“尖子生”甲,甲也愿意去A区就读,但只要B区教育行政部门不同意,甲的电子学籍档案就无法转出,甲也就无法在A区获得学籍。这对于稳定欠发达地区学校生源,促进全省教育均衡有很大的作用。
   
    学生成长情况进入系统就能查询
   
    学籍电子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只要打开电脑,就可以查到学生阶段的任何表现。因为小学和初中学校在每学期的学籍系统中,都会记录学生的学业成绩、奖惩情况和学期评语。初中学校还会记录毕业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普通高中要如实按时地在学籍系统中记录学生课程修习、综合实践活动和素质发展等信息,以及毕业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学生毕业时,由系统自动生成《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信息表》,打印存档,并及时提供给高校招生部门。
   
    2009年和2010年高考,浙江在向招生高校提供考生信息时,不仅有高考成绩,还有统一打印的《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信息表》,这在全国都是没有的。
   
   “改革评价制度,改变以‘分数论英雄’的现状,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开展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目的也是为了推进评价制度改革。将两项工作纳入到电子学籍系统中,有利于我们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评价。”方红峰说。
   
    随着电子学籍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以后甚至可能在系统中开通“家长入口”,只要家长输入学籍号和密码,就可以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
   
    影响·宁波
   
    不经原就读学校同意
   
    将很难转学
   
    昨天,宁波市教育局也第一时间拿到了这个通知。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全省联网之后,一方面,学校管理将更加方便;另外一方面,以后学生随意进出一个学校变得很困难,而且个别学生如进入某个指定学校将更加困难。
   
    记者在《意见》看到:转学、休学、复学、退学、升级、跳级、留级等学籍变迁,学生或监护人应根据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履行手续,经学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才能在学籍系统中变迁学籍。《意见》特别强调,严格规范转学,转学申请批准后,转出学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该学生的电子学籍档案下达允许转学的指令后,转入学校才能转入学生的电子学籍档案,注册获得学籍。
   
    这也就是说,以前一些学生不经原就读学校同意,任意转学入“名校”读书的路不好走了。因为你的电子学籍,必须经学校的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才能在系统中实现变迁。
   
    有家长认为
   
    这能促进学生的公平入学
   
    昨天,听闻这个消息后,江东中心小学一学生家长说:这对学生公平入学是一种促进。比方说,有些学生的家里,所谓的关系网比较硬,那么他就挑选更好的中学去读。有了这样一个政策,对择校肯定是一种抑制,因为还有更高一级的教育部门对其进行监管。
   
    还有家长认为,这样对有些违规招生的学校来说,也是一种打击。比方说,如果有学校只能招区域外学生30名,但是为了招到更好的生源,学校往往招的学生远不止这个数。现在有了学籍档案,教育部门就对这个学校到底能接纳多少区域内学生有足够的监督能力。


    据:2010年11月23日《现代金报》报道

小城故事 发表于 2010-11-23 11:45:16

何时端平义务教育这碗水

    ●新华时评
   
    接受义务教育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公平、均等地为适龄公民提供义务教育,是政府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客观而言,尽管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教育管理理念存在偏差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设施、教学水平等差距扩大。各级教育部门出台诸多措施禁止收费择校,“重点校”的客观存在却使“择校风”愈演愈烈,加重了群众负担和社会不公,群众强烈不满。
   
    平心而论,当前各地的“重点校”“名校”是各地政府长期资金投入倾斜、优秀师资集中、优秀生源汇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群众一边埋怨上学难、上学贵,一边又不惜为孩子上“名校”花大钱,看似矛盾,实则充分反映了群众既强烈不满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态。
   
    要解决问题,唯有追根溯源,从管理理念、体制机制等深层次寻找办法。浙江实现中小学电子学籍系统全省联网,从文件上看,今后“名校”超额招生难度将更大,学生也不能随意转学择“名校”,但具体的效果怎么样,还要看以后的实施情况了。
   
    新华社记者 王甘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随意转学择“名校”这条路以后不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