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海十四夜(元宵节)那点儿事
“十四夜”吃糟羹:筒浆作主料了。十四夜羹的配料十分丰富。猪肉、花生、冬笋、墨鱼干、牡蛎、香干等切成细丁,剥芥菜切碎。炒料理,锅里倒满水,待水开,放上剥芥菜,再将均匀掺水的米粉倒入锅中,一边慢倒,一边不断搅拌。待沸腾打泡时,撒上花生、葱花,倒入牡蛎,搅翻一下,就可盛碗吃了。那天的晚餐比往常要早先开始,早有成群结队的小孩手拿搪瓷杯和铁瓢到处乱转,寻找哪家可以吃了。主妇早将洗干净的碗盏排放在灶台上,按次序舀好,走出家门呼朋引伴,请人家尝尝自家的羹。大家是毫不客气,径直端来吃,赶了这家赶那家。那吃法也特有趣,不用筷子,也不用瓢,顺手转动碗,嘴靠碗边吸这就吃进去了。小孩们是吃不了这么多的羹,但他们得比赛着看谁吃的户头多。他们递上自带的搪瓷杯,请主妇少舀一点,也有的吃不完了,赶紧回家倒掉,再出门追赶快乐。当地还有特殊的习俗,头年娶了媳妇的人家,新媳妇就要亲自做甜羹给大家吃,叫“媳妇流”。是用番薯粉作主料,加上荸荠、花生、红枣、苹果等馅料。节日里的人们最会赶热闹的,早就打听到谁家有新媳妇,谁家的甜羹好吃。听新媳妇一声“好吃了”,大家就迫不及待递过搪瓷杯去,生怕吃不到。
民间传统的说法,过了正月十四夜,标志着热热闹闹的春节过去了,大家又按部就班,或生产、或上学。
“十四夜”吃汤包
汤包,这是宁海十四夜必备之食品。汤包,一种饺子状的食品。按各人的口味,将猪肉、笋丝、韭菜、芥菜、咸菜、豆芽、香干等切成丁,裹入擀薄的粉皮里,然后捏紧,做成汤包,一个个象耳朵一样,放在锅里蒸。蒸熟后可直接吃,也可再下汤煮一下再吃。宁海有句俗话:“你的耳朵碾羹架。”比喻人家耳背,听不清别人话。出典就来自宁海正月十四蒸汤包。
“十四夜”的来历的几种说法
元宵,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源于西汉。元,为“开始”、“第一”的意思;宵,意指“夜”。因此,元宵节(正月十五夜)的含义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一年明月打头圆”。如果将春节比作一台大戏,除夕是这台戏的高潮,那么元宵节就是这台戏的压轴好戏。“正月十五闹元宵”,蜃楼海市落星雨,火树银花不夜天,生动地道出了元宵民俗绚丽、热闹的景象。在喜庆的气氛中,年节的大幕徐徐落下,紧张忙碌而又充满希望的一年开始了。然而在台州,元宵节却比别处早一天,为正月十四,而且该晚家家户户吃糟羹。为何台州的元宵节俗会与全国各地大异其趣呢?民间流传着许多美好的传说。一、孝子改节说
明代临海城关秦鸣雷,生弥月丧母,五龄丧父,出嗣于伯父秦文,未几秦文亦亡故,由其伯母(继母)杨夫人含辛茹苦扶养长大。嘉靖二十三年(1554),秦鸣雷27岁中进士,廷试对策,阁臣进呈拟第三,时方明世宗祈雨郊坛,看其名,大喜,亲擢第一,为状元。秦曾任南京礼部尚书,总校《永乐大典》。秦对伯母极为尊敬孝顺,因伯母信佛,初一、十五都要戒荤吃素,为了使他的伯母也能和家人一起享受节日的口福,特将元宵提前一天,中秋推迟一天。
类似的还有明南京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监祭酒谢铎(太平县人),元末割据台州、温州、庆元(今宁波)三路的方国珍(黄岩县人),清台州知府刘敖侍母至孝而改元宵、中秋的传说。
二、方国珍改节说
元末黄岩人方国珍起事,占领了台州、庆元(今宁波)、温州三路。方国珍为防元朝官兵和朱元璋的部队利用节日的机会来偷袭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另外还有一种传说是:方国珍的夫人董氏生日是正月十四,所以方把元宵提前一夜。
三、戚继光抗倭说
计谋说: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因作战机密被泄露,戚将军将计就计把元宵节提前一夜,从而一举歼灭入侵倭寇。从此,元宵改为十四。
爱民说:相传有一年正月十四,戚继光带兵进驻临海桃渚城。解粮官张里道将军来帐前禀报,说大批军粮第二天上午才能解到,而库里的粮食当晚已不够用,请示能否向城里百姓借粮。戚继光说桃渚城里的百姓多次遭倭寇洗劫,而且为了支援戚家军已经省吃俭用了,怎好再给他们增加负担。让张里道回去再想办法。张里道想来想去,想出了一顿饭两顿吃的办法,他带领士兵把剩下的粮食磨成粉,兑水熬成糊状,再加入各种蔬菜、肉类、豆制品和调味品,制成味道不错的糟羹。当晚和第二天早上,全部将士都吃这种糟羹。消息传出,桃渚百姓非常感动,为纪念此事就把元宵改为正月十四,糟羹也成为元宵的传统食品。
灭倭说:有一年正月十四,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海边打垮了一股入侵的倭寇。倭寇无船出海,只得往内地逃窜。逃到黄岩时天色已晚,他们像丧家犬一样到处乱窜,有的躲进橘林,有的藏身民房。戚继光率军赶到,百姓纷纷点灯燃烛,帮助戚家军搜索残敌。一时间,城里城外,每间房屋,每片橘林,到处灯火通明。倭寇无处藏身,全部被消灭。为纪念这一事件,百姓把元宵节改到正月十四夜,并在房前屋后、橘林内外点灯燃烛,后来相沿成俗。
四、唐初筑城说
筑城说:相传唐初大将尉迟恭(一说为刺史尉迟缭)征来大量民工修筑台州城。时近年末,天寒地冻,材料又缺乏,开工不久连砌墙用的蛎灰浆都严重短缺,眼看工程进度慢了下来,一位老农献计说,用米粉加黄泥搅拌成浆,粘度效果很好,一试果然。筑城是重体力活,一民工因不堪饥寒,偷吃了筑城用的米粉糊,按律当处理。尉迟恭(或说为刺史尉迟缭)仁慈体民,遂将一部分米粉糊拌黄泥筑城,一部分掺菜、笋等烧成羹给民工当点心。民工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筑城速度大增。因此事发生在正月十四,故台州的元宵改为十四,并吃糟羹。
[类似还有一说为:开工这天是正月十四,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滴水成冰,冻得民工双手麻木,连工具也拿不住。任凭筑城官催逼,工作效率依然很低。这时,有个民工心想:天气实在太冷,只有喝酒才能御寒。可是民工都是穷人,哪有钱买酒。于是他向筑城官建议:“老酒糟里有余酒,去酒坊里弄些酒糟来,加上菜、米粉,煮几锅羹给大家喝,暖和了身子好干活。”筑城官一听,觉得有理,当下就派了几个人,弄来几担酒糟,烧了大批“糟羹”给民工喝。民工喝了糟羹,果然周身发热,干活也有劲了,筑城进度很快。城造成后,人们为了以志纪念,就保留了正月十四吃糟羹的习俗。]
犒军说:唐初台州(临海)常遭海盗烧抢,当时刺史尉迟缭(又说大将尉迟恭)发动士兵筑城防盗。开工时,正值民间闹元宵,海盗趋机在台州湾登陆。尉迟刺史得知后,一面派兵剿盗,一面加紧筑城。当晚,风雪交加,造城进度很慢。百姓们聚在一起商议,烧些什么食物夜里送去慰劳筑城的将士呢?有人说送酒菜去,吃了可以御寒。可尉迟刺史规定,兵士不许饮酒。另一个人想出好办法:用带糟新酒当水,调进好菜和粉,搅成糟羹,又好吃又御寒。果然,将士们喝了糟羹,周身发热,不怕严寒,干活更有劲,筑城进度大大加快。从此,每年元宵吃糟羹的风俗,便在台州流传下来(类似还有一个传说并不涉及海盗,仅是“天寒以犒军,遂成故事”)。
竣工说:唐初开国元勋尉迟恭组织大批民工筑台州城,正月十四竣工。民工回家,家人团聚,但春节已过十余天,好吃的东西也差不多了。每户人家尽其余留年货合煮,团聚而食,谓糟羹,从此相沿成俗。
关于台州元宵节俗的传说,笔者管见所及,就有十余种之多,孰正孰伪,莫衷一是。笔者愚见,窃以为应从流传的地域入手进行考证。因而,笔者进行了一次调查:台州各县市区除温岭、玉环两县市的闽南籍渔民后裔外,均以正月十四为元宵;宁波地区的宁海、象山两县也以正月十四为元宵。由于宁海县自晋太康元年(280)立县起,一直属于台州(临海郡),直到1958年划属宁波专区;而象山县,系唐神龙元年(705)分宁海县和时属越州的鄮县置,立县时属台州,到广德二年(764)改属明州[开元二十六年(738)分越州置],故元宵为正月十四的地域仅限于唐前期的台州地域,确切地说,局限于唐广德二年(764)前的台州地域范围。
在明确习俗的区域后再来考证各种传说。
关于孝子改节说。秦鸣雷中状元后,开始担任翰林修撰等中低级文官,这样的职位要改变州级区域的习俗,似乎影响力尚嫌不足。54岁时,秦鸣雷担任南京礼部尚书,权力是大了,而其伯母却已亡故20多年了。再则,传统的节日除了元宵、中秋外,还有七月半是七月十五日,春节是正月初一,若为伯母吃素而改,为何仅改前二者,而没改后二者?并且以八月十六为中秋的区域远比以正月十四为元宵的区域大,两者为何不同?从流传的区域和权力影响力来考证,谢铎、方国珍、刘敖等的孝子改节说均证据不足。
关于方国珍改节说。元至正十四年(1354)九月,方国珍的军队攻占台州,十五年破庆元、温州,开府庆元,割据浙东三路。三路的区域与元宵节俗的流传区域大不相同,故也可予以排除。
关于因戚继光抗倭而改节之说。嘉靖年间,倭寇最活跃、最猖獗的时节,主要是每年清明节之后的农历三至五月间,以及重阳节之后的农历九、十月间。查明史、台州有关方志及戚继光的有关书籍,未发现有记载戚家军于元宵前后在台州抗倭的战事。故笔者认为因纪念抗倭而改节证据也不足。
这样,元宵节俗的形成就留下了筑城说。台州原为临海郡,隋开皇九年(589)与永嘉郡合并为处州(后改括州),唐武德四年(621)十一月,江南一带进入唐版图,既而州县重新设置并命名,原临海郡的地域从括州分出设置为台州,并马上组织筑城。台州城始建于东晋末年,系郡守辛景为抵御孙恩义军依托龙顾山而筑,范围较小,唐初大规模扩建。筑城时间与民间传说和以正月十四为元宵习俗的流传区域都相吻合,从时空概念上解释,故事发生在唐初无疑,故笔者赞同筑城说。而围绕筑城说,又有几个传说,其中防海盗说缺乏证据,方志也未有该时间段的战事记录;正月十四开工说时间又比史料晚了些;竣工说只涉及少数家庭,其影响力似乎又小了些。因此,笔者以为,故事发生在工程期间较为合理,犒军或者民工偷吃米粉糊引出的故事都比较可信。而在后代修城时曾发现米粉拌泥土的遗迹,故笔者倾向于后一种传说。至于传说中的筑城主将尉迟恭历史上有无到过台州,仅有《台州吊古八咏》首篇曰“尉迟故城”,似乎可以据此作为尉迟恭造台州城的凭证,但又缺乏新旧《唐书》等文献的有力佐证;唐初台州刺史中有无尉迟缭其人,也缺少相关史料。从传说角度,笔者愚见,为追求名人效应,按上尉迟恭也未尝不可。
综上所述,根据相关史料和传说,台州的元宵节俗传说可整理为:唐武德四年(621)十一月,江南一带进入唐王朝版图,六朝时的临海郡范围设置为台州,开国大将尉迟恭坐镇台州修筑台州城。因台州治所一面靠山,三面临水,地势复杂,修筑之始塌方滑坡时现。一天晚上,尉迟恭在苦恼中入睡,梦中见一小鹿反复跳入其床上用蹄推其身体,恼火中醒来发现晨曦初现,夜里下了一场大雪,雪地中有一行醒目的鹿蹄印。随着鹿的足迹追寻,发现刚好绕了一个大圈。尉迟恭很惊奇,也很高兴,忙命人按鹿的足迹筑城,工程非常顺利,故台州府城又名鹿城。为纪念小鹿指点,尉迟恭又令手下用面粉将小鹿蹄印拓下来,烘烤成形。由于太阳照射,积雪有些融化,拓下来的蹄模已不像鹿蹄,与羊蹄倒很像,故府城留传下来一种风味特色小吃叫“羊脚蹄”。随着工程进程的加快,工程需要的蛎灰供应不上,尉迟恭又感到很苦恼。一个老者建议,用米粉加黄泥,搅拌成浆,效果会很好,一试果然。由于时为寒冬,筑城又是重体力活,正月十四那天,一个民工不堪饥寒,偷吃了用于筑城的米粉糊。有人发现后向尉迟恭汇报,尉迟恭仁慈体民,灵机一动,布置多磨一些米粉,一部分用于筑城材料,一部分掺酒糟、笋、肉、菜等制成羹给民工们当点心。这下子民工们的积极性大大地得到激发,筑城速度加快。台州民众为纪念此事,将元宵提前一天,改为正月十四,并家家户户制作糟羹,相沿成俗。
如今,台州留传着“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调”的谚语。每到元宵之夜,家家户户都吃糟羹。所谓“糟羹”,是先在锅里炒好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蛏、豆腐干、油泡、豆麺、川豆板、菠菜(或芥菜)之类,再用米粉调水,烧开,调成糊状,味道鲜美非常。吃过糟羹,大家碰见时就说发财羹吃了没有,还相互到各家去吃发财羹。然后,人们走上街头,观花灯、玩焰火、看舞狮、猜灯谜……加入闹元宵的队伍。待深夜回家时,再热一热冷羹,喝上几碗,才心满意足地进入梦乡。
{:6_287:}学习了。 :handshake祝在线网友节日快乐! {:6_287:}
正月十四是宁海人传统的元宵佳节
http://jrnh.nhnews.com.cn/rp/fs/cp/17/43/20110218/1/image/pic_56.jpg正月十四是宁海人传统的元宵佳节,全县各地群众张灯结彩、敲锣打鼓,以包汤包、猜灯谜、舞狮子、放烟花等多种形式欢度元宵佳节。尽管是阴雨天气,但人们欢度元宵佳节的热情不减。图为正月十四晚细雨刚停,古镇前童的古亭抬阁在烟花声中开始走上街头。(今日宁海) {:6_28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