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时这些陷阱不得不防
本帖最后由 Suxy 于 2011-3-15 09:22 编辑“开车是行家里手,对汽车却连‘一知半解’都没有,车子遇到问题容易被维修店忽悠。”“3·15”前夕,在整理过去一年的汽车维修投诉时,市公路运输管理处维修科科长石跃忠发现,对车辆知之甚少的消费者,最容易陷入维修陷阱。
收了原装的钱装了副厂配件
去年年底,谢先生的爱车“爱丽舍”被撞,在下应北路的4S店进行修理,更换了水箱、大灯、保险杠等配件,总共花了3000元维修费。
没过多久,谢先生又发生了碰撞,这次他选择了另外一家4S店维修。但是拆开汽车一看,发现原先刚换过的配件都不是原装配件,连型号都不对。
洗车店动起了“大手术”
“你的发动机有异响,最好调试一下。”去年5月1日,洪女士来到江东曙光北路一家汽车美容店洗车。维修工说这车发动机有异响,需要调试一下。洪女士答应了,次日当她去提车时发现该店已将车子拆开,并且更换多处零部件。双方协商维修费用为8500元,其中包括工时费2200元。
此后,洪女士发现车子异响声比以前更大,她不放心,将车开到4S店后,经检查发现原先的故障并没有被排除,而且那家洗车店配件价格还比4S店高。
在接到洪女士投诉后,市公管处执法人员现场调查,发现这家汽车美容店根本没有汽车大修的资质。
劣质配件以次充好
的哥葛师傅的汽车总是出现机油喷出的毛病,导致活塞摩擦得厉害,葛师傅为省钱,自行购买了配件到汽车修理店维修。车修好后,葛师傅提车时发现发动机周围有油污,但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只是简单地擦了一下,但行驶了一个星期后,葛师傅发现漏油现象越来越严重,还漏进了水箱。
通过维修协会的技术专家鉴定,漏油故障是由维修时使用的配件引起的,如果配件出现问题,维修厂确实不用承担责任。葛师傅很沮丧,为了节省维修费用,又缺乏鉴别,自己才低价购买了这些劣质配件,现在贪小便宜却吃了大亏真是不划算。
只修不换骗保费
去年1月,陈小姐的轿车掉进河里,来到海曙南苑街一家4S店维修,保险公司也进行了理赔。但到12月底,陈小姐发现车子的变速箱出现问题,“变速箱不是刚换过吗?”陈小姐有点纳闷。她去保险公司拉出单子发现,变速箱这一项在理赔范围内,也就是说变速箱应是新换上去的。这意味着,4S店收了钱却没有更换变速箱。
少换零件才修好又坏了
最近,市民钱先生为他的爱车烦透了心,他前段时间对发动机进行了大修。不过还不到一个星期,发动机又出现异响。维修工人说发动机又出现问题了,还得大修。
究竟怎么回事?钱先生找到另外一家汽修店,那里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是气门没有调整好。钱先生说,当初看到维修工把发动机都拆下来了,为什么只换了活塞,却不换缸套。
专家支招:有底气才能当“上帝”
“截止到2010年年底,市三区汽车保有量约20余万辆,而且还在以每天数百辆的速度增加。”市公路运输管理处维修科科长石跃忠说,有了汽车就离不开维修保养,这是一个长期的投入,也是汽车市场最受关注的环节。
在越来越多的汽车维修质量投诉中,变速箱、车身及发动机成为最主要的投诉对象。售后服务方面,则集中在对4S店员工处理车辆故障的技术水平、解释沟通以及汽车零部件价格不合理等。
石跃忠建议,车主首先要对车辆维修企业学会辨别,按相关规定,二类以上的车辆维修企业才能对汽车进行大修,二类以上企业停车及生产厂房不得少于400平米,维修企业的经营场所内的明显位置,都会挂有二级汽车维修企业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车主在确认维修前应仔细辨认一下。
其次,车辆进场维修前,车主要仔细检查车子,和维修方应就车辆状况达成一致,不要当“甩手掌柜”,一股脑儿都扔给维修厂。车主可以自己检查到的地方,一定要和维修方约定清楚,再经确认双方达成一致,这样留下证据,维修后再经过比对,发现问题后维权就比较容易。“有了底气,才能当好上帝。”
(宁波日报)
{:6_28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