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消遣的 发表于 2011-10-31 16:21:39

走难走之路,抓难抓之时

·走难走之路,抓难抓之时我的父亲黄翔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每当我在整理父亲的作品或翻看他的作品集时,那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摄影作品,总是让我感慨万分,其中最能让我回味和感动的还是他的敬业精神。他对待所钟爱的摄影事业,从来都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艺术创作上,坚持“走难走之路,抓难抓之时(机)”。只要有可能争取到更好的结果,他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去做的。

1978年,江西省要出版“江西画册”和“庐山画册”,父亲应邀为画册拍摄照片。九江市的名胜——烟水亭,被列在拍摄计划之中。烟水亭在九江市内的甘棠湖中,四面环水环境优美。父亲到达九江后,即去甘棠湖选择角度。当他看到烟水亭因年久失修,较为破旧,影响宣传效果时,立即向有关单位提出建议:将烟水亭粉刷好后再拍。取得有关单位的支持后,父亲又对实施方案,提出具体的意见:将外墙粉刷成浅黄色。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缮,漂亮的烟水亭矗立在甘棠湖中,父亲也终于圆满地完成了拍摄任务。


·走难走之路,抓难抓之时
还有一次,父亲在湖南进行摄影创作。当选好角度后,发现一棵歪斜的电线杆出现在画面之中。他立即请同行的孔立航先生去和有关单位联系,拔掉这颗电线杆。孔立航先生当时不胜惊讶,为拍照片让人家拔电线杆,这行吗?好在这次又取得了有关单位的理解与支持,顺利地完成了拍摄任务。

由于这两次都是圆满的结局,所以事后常被人们提起。如果当时不粉刷烟水亭,不拔那棵电线杆,选择合适的光线和气象条件,就地开拍,我想谁也不会去指责他的。但是,他为了把照片拍得更好,更完美,他却自愿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路。风光摄影是需要条件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父亲如此执着地进行摄影创作,不能得到别人理解和支持的时候,恐怕是更多的,只是他默默地把这些事埋藏在自己心中,不为人知。但是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他仍会是痴心不改,明知有钉子也是一定要去碰的。

1987年5月,我陪同父亲第12次上黄山,我们在合肥买到最后两张票,登上了拥挤的长途客车,而同行的团结报社的记者李锦龙只买到一张站票。父亲虽然已是上过11次黄山了,但总没有机会拍一张从远处眺望黄山的照片。这次想了此心愿,并征得驾驶员的同意,请他在适当的位置停一会儿车。不料刚一停车,同车去黄山旅游的几位先生,立刻大声喊叫起来,吵闹声不绝于耳,父亲只得作罢。吵闹声伴随着汽车发动机的轰鸣,走完了最后的路程。路上我的心情一直十分沉重,父亲当时已经是83岁的高龄了,政治待遇不低,各种荣誉也不少了,但他一心所想的只有一条:趁着自己还能动,还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再创作一些好作品,争取机会到国外再办一次摄影作品展览,向世界介绍中国壮丽的大好河山。为此他一直在努力,吃多少苦也在所不惜。但是不能被人理解,不能实现创作的愿望,实在是最让他痛心的了!在文化大革命中,父亲在被剥夺了摄影创作的权力的那一段时间里,心情痛苦之极!后来,他终于找回了被红卫兵“借”走的相机。当晚,父亲将心爱的相机放在枕边,同榻而眠。他如此动情,就是因为他又能背起相机,为他所痴情的摄影艺术而去创作了!

在父亲后半生的摄影创作生涯中,“走难走之路,抓难抓之时(机)”是他的座右铭。为取得最好的拍摄角度,他曾毫不犹豫地卷起裤腿,踏进运肥船上的大粪池中;也曾为抓到最好的拍摄时机,耽误了下山的时间,天黑后还奔走在黄山天都峰极其险峻的山路上;还曾因抢时间长途奔跑,而休克在长城之上……,许多照片后面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只有对摄影艺术如此的痴心和执着,他才能在艺术创作上不断进步,才能把具有鲜明个人艺术风格和强烈的感染力的作品奉献给观众。

父亲离开这个世界时,也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但是,我想他一定是带着更多的遗憾走的。是啊,有理想、有憧憬,并为之不断努力的人,生活就非常充实,然而走时也就会带着种种遗憾而去。1990年,我到黄山公墓,想给父亲买一块日夜能与黄山相伴的安息地。清晨,我站在风景水库边上,遥望雨后初晴的黄山诸峰,这不就是当年父亲希望拍到的画面吗?我举起相机,亲爱的爸爸,我来了却您的心愿,请您安息吧!

竹语静墨 发表于 2011-10-31 22:53:18

恩,很直得分享的,太好了学习

破衣UG 发表于 2011-11-1 08:10:00

{:soso_e179:}

香残 发表于 2011-11-1 08:30:18

父亲好认真,一丝不苟

香残 发表于 2011-11-1 08:34:01

很感人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难走之路,抓难抓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