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客服电话:0574-65520000
搜索
查看: 960|回复: 0

美白化妆品安全吗?

[复制链接]

30

主题

89

帖子

611

积分

Lv.3 平民

Rank: 3Rank: 3

积分
611
在线时间
34 小时
发表于 2013-10-8 20: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近日,日本佳丽宝公司(Kanebo)怀疑含有美白成分杜鹃醇的产品会导致皮肤出现白斑,因此进行了大规模的产品召回。这一事件虽然不涉及国内正规渠道出售佳丽宝的产品,但同样引起网友的热烈评论。有的网友说,美白产品都是不安全的,以后再也不用了。

近年来,媒体也报道了不少国内美白产品汞超标、添加违禁美白成分等事件,确实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这样一个认识:能美白产品都是有问题的。美白产品是否安全?这需要理性看待。

为什么美白产品造成白斑?

杜鹃醇是一种较新的皮肤美白成分,外界对其研究较少。从一些资料来看,杜鹃醇化学结构与最具争议性的美白成分氢醌相近,具有抑制黑色素形成[1]、抑制一氧化氮生成与抗炎[2,3]的作用。这些都是美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突破点。想要美白,可以控制黑色素形成的各个阶段,抑制黑色素生成,或者还原黑色素,但不能破坏生成黑色素的“车间”——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的完全破坏将导致皮肤的完全变白。此次使用美白产品后产生白斑,极有可能是这个原因。  

这是一起典型的美白成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的事件,对选择美白产品有警示意义。但让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是,日本的化妆品法规管理严谨,日本企业对质量要求也很严格,佳丽宝这种正规企业肯定用的也是经过批准的安全成分,为什么还会有这些事情发生呢?其它国家或公司会发生这种问题吗?

为何被批准使用的化妆品成分也会有安全问题

化妆品成分都会经过监管部门批准才能够允许使用,比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监管机构会要求化妆品新原料有充分的药理和毒理测试数据,以保证其在产品中的安全使用性。一般来说,通过这些测试即被认为安全。但事实上,不是所有的被允许使用的成分,特别是新的化妆品成分,能保证100%的绝对安全性。以下以最苛刻的情况去考虑:

测试条件不能完全代表真实情况   

实验室的“试管”条件与真实的条件会有不同。另外,实验室中数据跟踪的时间不够长;随着时间的增长,可能有更深入研究认为这些已被允许的成分有安全隐患。在日本,上一代美白明星成分曲酸批准使用后,又被认为具有细胞毒性可能引起皮肤病变[4]而禁用,但后来又认为其安全没有问题在2005年被解禁。要验证产品成分到底是否完全安全,有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原料安全不意味着产品安全     

化妆品原料的安全评估是很严格的,包括相当多的药理和毒理测试。但化妆品成品数量繁多,对于它们的安全评估,只会做最核心的几项。

产品是由各类原料组合而成。原料和原料之间的组合可能产生新结果,或是产品效果的增强,或是新的对皮肤有益的功能。但反过来讲,组合后会不会有还未发现的负面效果呢?这一点是在原料安全评估时不能完全考虑到的。

产品开发阶段及消费者使用阶段不可控   

国内法规目前对功效成分没有用量限制的要求。为了迎合消费者对产品快速见效的期望,厂商可能会过量添加功效成分,这也有可能引发一些安全问题。以熊果苷为例,较大的添加量会有比较明显的美白效果,但如果过于追求美白效果,添加量过大,会产生皮肤刺激性反应,甚至可能造成正常皮肤脱色[4]。

美白潜在的安全问题如此多,我还能美白吗?

既然有这么多潜在的原因导致新化妆品不够安全,那还有哪些安全的美白成分或产品用于美白吗?不用过于担心,以下几点将有助于你选择正确且安全系数高的美白产品。

摆正心态,不追求快速高效美白  

人体表皮皮肤更新需要28天,美白产品起效需要大于这个时间。临床测试中,会进行8周和12周的美白效果测试。也就是说,日常使用美白产品,大概两个月以后见效也是正常的。

坚决不碰含禁用的美白成分,特别是汞及其化合物

一些为了速效美白的小品牌以及三无产品,还有东南亚某些国家的廉价速效产品,比如什么“童颜神器”,经常会添加如汞及其化合物,比如氯化氨基汞。汞离子进入人体后会干扰各种酶的反应,并会在体内积累引起汞中毒,损害身体。这类产品必须防范,坚决不要去碰,。

使用氢醌请遵医嘱   

氢醌,又名对苯二酚。它能抑制酪氨酸的合成、抑制黑色素细胞,从而美白。在一些国家(比如美国),它可在化妆品中使用,并一直是美白效果评价的标准成分,可见其美白效力的可靠。 但氢醌刺激性大,会对黑色素细胞产生毒性,过量使用氢醌会引起皮肤色素脱落出现白斑现象,并可致敏及引起细胞病变,导致各种问题产生[5]。因此在中国,氢醌被禁止用于化妆品中。
不过,氢醌可用来治疗色素类皮肤疾病,比如黄褐斑、伤口愈合后的色素沉着。如有需要,必须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不必追求新的美白成分

对美白成分的研究各大化妆品公司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也一直有新的美白成分的发现。比如各大化妆品争相研究的间苯二酚类衍生物是一类速效美白成分,(这里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具体品牌,还是不要标出来了)但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较新,尤其是结构与对苯二酚有类似之处,对其安全性我们可以保持一点谨慎态度。
新的美白原料,也包括各类植物提取物,它们的安全性也需要注意。千万不要认为天然的成分就一定是安全的。文章开头提到的杜鹃醇,正是一种白桦提取物。

经过长期使用,被广泛使用,有良好安全记录的美白成分可以使用  

比如维C及其维C衍生物。它们属于人体本身维持新陈代谢必需的成分,安全性佳。它们通过清除自由基及还原已形成的黑色素起作用,美白效果也不差。维C及其维C衍生物,一直是各大品牌喜欢使用的美白类成分。其它一些成分,比如烟酰胺,都是广泛使用的可靠的安全美白成分。与那些独门创新的专利美白成分不同,这些大众使用的美白成分使用时间长,应用的公司多,相应的积累的研究也多,其安全性会更值得信赖。


下载宁海在线客户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户端|浙公网安备案 33022602000116|宁海在线 ( 浙B2-20200368

关于我们|电话:0574-65520000 ,GMT+8, 2024-11-25 05:33 , Processed in 0.080282 second(s), 24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0-2015 NHZJ Inc.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