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出版社对法制建设的关怀
如果说法律出版社的诞生、恢复、发展取决于国家对法制建设的关注和重视,那么法律出版社的成功、口碑则源于对法律的热情和关怀。 法律出版社对法制建设的关怀,在《中南海法制讲座》这本书的出版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谈及该书的出版,黄闽回忆道:“199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的二三月份,以中共中央法制讲座和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为标志,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正式被确定为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成为我们国家的治国方略。本书即是1996年中央举办的两次法制讲座的资料汇编,成为当时党中央身体力行大力宣传法制的一个重要见证。” 除了对法制建设的关怀,法律出版社和作者的紧密联系也让其在法学界树立起声望。2001年,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林来梵第一次跟法律出版社接触,是为了出版他的个人著作《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林来梵教授坦言,当时宪法研究尚没有今日的热度,因此出版之前,这本书并不被看好,一些出版社甚至因为很难卖出而不愿出版。但是法律社非常慷慨地接受了这本书,让林来梵欣慰的是,“出版后这本书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于是我觉得法律出版社确实不简单”。 知遇,是很多作者与法律出版社合作开始的契机。 而作为“被法律出版社培养”的何勤华,与法律出版社的交往始于1998年。当时四十多岁的何勤华在法学界比较年轻,但是已经在法律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个人文集——《法律文化史论》。 何勤华记得,当时法律出版社为法学界的“年轻人”出个人文集,在全国的影响还是挺大的。何勤华的选题“法律文化史论”在中国法学会讨论通过的时候,有很多老同志提出质疑,“这么年轻的学者就帮他们出个人文集,是不是不太合适”,但法律出版社的理念就是,它不仅仅是一个出版机构,同时还应该承担培养作者、培养学者的职责。 于是,当时一批在今天享有盛誉的法学家,时任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的俞荣根、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兴良等人的个人文集相继出版。“现在出个人文集不太稀罕了,但是在当时确实是很有影响的事情,法律出版社这是在培养作者。”何勤华感叹道。 戴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法律出版社这些年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作者,“当时他们也许只是普通的专业律师,或者年轻的法学研究者,当然我们也不可能预想到他们会有现在这么高的知名度,当时是否出版更多的是出于著述的专业性考量”。 法律出版社法学学术•对外合作出版分社社长朱宁认为,出版学术书,首先看的不是作者的背景,而是作品。“很多不被外界看好的作品,我们却出版,这是基于对选题的判断,而不是对效益的考量。”朱宁说,“就学术的普及来说,法律出版社确实做了很大的担当和牺牲。学术出版更重要的是学术的品牌、影响力,有时候这个是钱换不来的。”
法律出版社的“法律人”
谈及法律出版社的编辑,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说:“我觉得法律出版社所凝聚起来的这一群编辑是一群以法律出版事业为终身理想的读书人。”而当谈及选择在法律出版社出书的原因时,很多作者提到一条,法律出版社的编辑值得信任。他们接触到的编辑有一个共通点——热情、专业。 成为半个专家,也是法律出版社以及每个编辑的自我要求。这些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编辑,多是具有法学硕士、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朱宁以学术分社举例,每一个编辑都有专业的发展方向,有一两个主攻领域,有的是行政法,有的是国际法,也有人可能对刑法、宪法更擅长。法律出版社考核的标准并不仅仅是完成多少出书任务,还要求编辑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经过长期的熏陶、学习,成为这个方面的半个专家。朱宁强调这样的编辑才能在相应领域的选题把握上有眼光,站在前沿。 法律出版社甚至专门出台了《法律出版社策划编辑知识能力技能建设纲要》。法律出版社社长黄闽说:“从本质上讲,编辑首先是一个文化人,同时也是一个商人,一个高品位、高智商、高情商、高技能的文化商人。”黄闽始终认为,没有一支好的编辑队伍,比赛没有开局,便知胜负结果。 然而法律出版社的编辑也曾经历过效益与学术水准的较量。从1994年开始,法律出版社实行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这对于1989年一毕业就到法律出版社工作的朱宁来说,是一个重要转折。 “机构设置要适应企业化的运作。”朱宁回忆说,“那个时候感觉比较大的改变,就是作为编辑,我得赚钱去。那个阶段我们比较盲目,只有一个考虑,弄到好选题。不管规划,也不强调学术水准。”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迷失”,法律出版社渐渐意识到,关注效益的同时,也要有品牌才能持久。一直到今天,法律出版社一再强调的,依旧是坚守专业,保持品牌特色。正是这样的坚持和不断追求创新的规划,才使得法律出版社保持着法律专业类出版社领头羊的位置。 回顾法律出版社发展的历程,黄闽说:“从1980年到2014年,法律出版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进入中国专业出版社强社、名社之列。取得法律出版领域综合实力、出版业绩第一的骄人业绩。法律出版社走过了光辉的60年。2014年,建社60周年的法律出版社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然而,纪念过去,是为了开启未来,对于未来的发展,黄闽表示,他们依旧充满信心,“出版社的持续发展要做好三件事情:第一,坚守专业,保持品牌特色,发挥既有优势;第二,促进升级,提升产品品质,优化出版结构;第三,推动转型,传统出版要与数字出版做好衔接,整合资源,再造流程,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本报见习记者管依萌对此文亦有贡献)
法律出版社建社6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与共和国法治同行
法治周末记者 武杰 12月23日,法律出版社建社6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日坛宾馆召开。 虽然法律出版社社长黄闽强调这是一个简朴的座谈会,但是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副部长张彦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如林,法制日报社社长、总编辑雷晓路,“五院四系”(新中国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学的法律系的简称)等知名法学院院长、教授,人民出版社、民族出版社等出版社社长以及法制类媒体总编辑的出席,都彰显着法律出版社的地位,也是对法律出版社60年成就的认可。 座谈会一开始,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当属“六十年,与共和国法治同行”宣传片。宣传片的开始,著名法学家,同时也是法律出版社作者江平,慢慢翻看已经泛黄的黑白照片,和人们一起走进法律出版社60年的历史。 60年社庆“让作者先发言”,体现了法律出版社对作者的尊重。正如黄闽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名社需要名家支撑。出版社是文化单位,就像高等院校一样,不能只有大楼,更重要的是要有大师、名作。 视频里,法律出版社出版的获奖图书、重点期刊以及它们的“学术交流空间”屋顶花园等内容的展示不断引起与会者的共鸣。座谈会上,黄闽用“永远走在大路上”为题发言。他回顾了法律出版社60年的风雨历程,并对出版社未来的发展表达了信心。 已经白发苍苍的法律出版社原社长蓝明良和原副总编辑徐长两位前辈则经历和见证了法律出版社复建以后的发展历程。法律出版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到进入中国专业出版社强社、名社之列的种种艰辛和努力,这一切让他们记忆犹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法律出版社成为法律类图书的第一品牌社,让两位老人欣喜。从软件到硬件,现在的法律出版社,都与复社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 为了祝贺出版社成立60周年,蓝明良以《甲子抒怀》为题,写了绝句四首。在座谈会上,他为大家朗读了其中的第三首:“健儿经霜意气新,书海驰骋胜当年。今朝痛饮庆功酒,吃水不忘掘井人。” 即使是退休后,徐长去图书馆和书店也依旧会先寻找法律出版社的图书、期刊。他说:“只要有人类的活动,就会有法律的制约,就会有法律的传播和教育。法律出版社作为一个法治传播者,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推进,都会推动法治越来越进步。” 最后,司法部部长吴爱英代表司法部对法律出版社全体员工、离退休老同志表达了祝贺和敬意。座谈会之前,吴爱英部长曾专门致贺信勉励法律出版社全体员工,对于这次座谈会的细节也是亲自过问。她还对法律出版社提出了期望和要求,她希望法律出版社以建社60周年为契机,抓住机遇,积极作为,努力推动法律出版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大道至简,法律出版事业是国家法治事业的组成部分,这是一条不断向前延伸的辉煌之路。”黄闽表示,他们将“不停歇、不放弃,永远走在大路上”。 来源: 法治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