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你会过度关注孩子的微信“朋友圈”吗 在微信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涉足其中,他们希望加入孩子的“朋友圈”,目的当然是更多地关注和了解子女。 然而,“朋友圈”中的亲子关系耐人寻味:有亲子相互“点赞”,有人“互不干涉”,有孩子与爸妈玩起了“藏猫猫”——把他们分到了另一组,更有人索性直接“拉黑”。 暑假来临,中小学生将会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社交媒体,身为家长,要不要关注孩子的“朋友圈”,又该如何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孩子的“朋友圈”对父母关闭 网友“玉树临风”在微信中说:“女儿今年读高一,在校住宿。为了方便联系,我和女儿互加了微信、QQ好友。刚开始,每天都能看到女儿在微信里发些内容,我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多是通过微信。但一个多月以后,女儿就改为打电话或发短信联系我了,再也看不到她在‘朋友圈’中发的动态了。我知道自己被屏蔽了,心里挺失落的。” 家长徐蕊无奈地告诉记者:“有一段时间我很郁闷,觉得自己不如那些被‘拉黑’的家长,至少他们加入过孩子的‘朋友圈’。而我儿子从一开始对我就表示拒绝。每次提起这事,他总是说‘我不用微信,加了也没用。’然而,事实上,他几乎每天都在用。儿子今年读高二,正值青春期,逆反得厉害,对什么事情都不大上心,学习状态也不大好。我很着急,想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关心什么,在学校的状况怎么样,有哪些困惑,希望能借助微信和他交流。”徐女士说,自己也曾有过趁儿子不注意,偷看一下他的手机微信或QQ聊天记录的闪念,不过最终还是放弃了,“我其实是不赞成家长这种行为的,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 从事IT工作的黎先生属于最早玩微信的那批人。黎先生介绍,当上初中的儿子黎鑫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机、有了微信账号之后主动表示:“我可以加老爸到‘朋友圈’,但是有些内容我不会让老爸看。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无非是我们同学之间喜欢‘恶搞’,家长看了会觉得‘无聊’。”黎先生也觉得,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作为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他告诫儿子,只要同学之间正常交往,不结交不认识的人,他不做过多干涉。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些学生虽然没有直接将父母屏蔽,却把父母分到另外一组。正在读初二的冯硕认为,将父母直接屏蔽或者拉黑始终感觉不太好。“分组以后,我的一举一动就不会尽在父母的掌控之中,同时又不妨碍我和父母在微信上沟通。” 只有极少数学生愿意与父母在朋友圈里坦诚相待。他们表示,父母加孩子微信只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学校情况,有时候与父母通过微信沟通也没什么不好。 孩子为何会“黑”父母 对此,记者采访了几名中学生。据他们介绍,身边的部分同学在“朋友圈”的确是将父母屏蔽了。16岁的梁丹丹告诉记者:“自从上高中以来,妈妈对我的学习盯得特别紧,稍微和同学在微信上聊得多一点,她就会立刻提醒我抓紧时间。前一段时间学校社团搞活动,我是组织者之一,前期筹备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经常在微信上商量,妈妈看了就一次次地催我‘别聊了’,还提醒我以后这些事情在学校解决,晚上回家后就专心看书。为了这些事,我和妈妈有过两次不愉快,之后,我就在‘朋友圈’里把妈妈给屏蔽了。” 高二学生柴峰告诉记者,最初听同学说在“朋友圈”“拉黑”父母,他很不以为然。但当他发现自己发出的每一条信息,父母都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而且表现出来的多是对他的不信任,比如担心他没好好学习、担心他交了不好的朋友、怀疑他有了喜欢的女孩……以至于经常在晚餐的时候对他旁敲侧击,而且还以“别人家的孩子”为榜样不停地刺激他。因为“不胜其烦”,所以干脆不让父母在“朋友圈”里看到自己。 刚刚参加完高考的罗琼说自己的父母是“60后”,都喜欢玩微信。“因为高三压力大,我偶尔会在微信上吐槽,说一些厌烦学习之类的话,爸妈看了以后立即就会不停地询问详情,想方设法安慰我。我能感觉到他们比我的压力还大,对我总是小心翼翼,弄得我心更累。可是,有时我还是憋不住想在微信上说几句,最后只好把他们‘拉黑’了。我觉得屏蔽家长也不好,毕竟他们只是关心我,可有时候真的很烦,就像多了双眼睛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你,甚至有一种被监控的感觉,这种‘监视式’的爱让我承受不了,也不想花太多的时间跟他们解释一些事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中学生很不喜欢父母转发的内容。初三学生宋羽介绍:“自从妈妈学会使用‘朋友圈’,每天都转发‘心灵鸡汤’‘生活小常识’和‘励志’一类的内容。内容太有针对性,妈妈转发的每一则内容都是发给我看的。发送‘心灵鸡汤’是想让我明白人生哲理,发送‘生活小常识’是想让我学会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养成好习惯,而发‘励志’内容就是激励我努力学习。每天看看微信本来是为了放松,可看这些内容,我觉得更有压力了。” 另外,家长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子女并不希望被公布的照片、个人隐私;把子女拉进一些不相熟的群聊;设置上线提示,一旦子女登录社交媒体软件,立即作出反馈或唠叨等行为,让不少中学生反感。 保持距离 给孩子空间 在众多加入孩子“朋友圈”的家长中,林芳是幸运的——女儿一直没有屏蔽她。对此,林芳的体会是:“进入孩子‘朋友圈’的秘诀就是低调,不要发表过多意见、评论,只是看看而已;不在教训孩子的时候提及她在‘朋友圈’里发的内容;也不表现出太大的热情,以免让女儿觉得我在监视她。” 杜程是一位大学老师,也是一位中学生的爸爸。他认为,父母关注孩子的微信,无非是想了解孩子的动态,最终目的是关心孩子的成长。可在孩子眼里,这种关注很可能是以关心的名义来绑架他们的自由。从这个角度看,父母被孩子“拉黑”很正常,孩子“朋友圈”是他们自己的交友空间,也可能是一个情绪宣泄的平台。孩子之所以屏蔽父母,就是想保留一些私人空间。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多重的交往圈子,家长要让他独立成长,没有必要涉足孩子的所有圈子。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他们渴望独立,需要有私人空间,希望摆脱父母的监管,对父母的话开始出现抵触情绪,心里话不愿让父母知道,而更愿意跟闺蜜、好友分享。家长想成为孩子的朋友,其前提是要尊重孩子青春期发育的特点,只要孩子没有偏离正常的成长轨迹,就给他们留出成长的空间。而且,孩子的自由度相对越大,他们自己的安全感也会越强。 顾名思义,“朋友圈”更多的是朋友之间的交流,亲人间的交流更多的是蕴含在平时的生活中。那些亲子信任度高、沟通顺畅的家庭,“朋友圈”只是日常沟通的一部分,父母更需要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沟通交流,了解孩子、提升亲子关系,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让他学会自律,自我管理。 来源:中国妇女报 记者 张学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