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很久以前,陶渊明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番恬静的乡野乐园。一千多年后在现代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每天面对无数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之中,那些袅袅炊烟也只是在梦里还能见到。
对于乡野农村,现代城市人总是有一股莫名的情感,大概是因为许多人童年的欢声笑语都洒在了稻田和青山之间。 其实,在农村还有许多“老古董”,你知道吗?
八仙桌
大家知道农村的桌子为啥叫八仙桌吗?原因当然很简单了,每边配上一条板凳坐上两个人,四边就是八个,就称之为八仙。有些桌边桌角都雕刻着一些精美的花纹,特别是年代久远的,现在可以值个好价钱呢!
雕花床
小时候家里就是这种雕花床。据说,制作这样一张床不仅需要木匠很好的手艺,在选择木材上也很讲究。而且雕花床工艺复杂、美观耐看,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民间美术形态的体现,极具民间美术研究价值。
石磨
以前家里有一个石磨,原来就用这个石磨磨米、豆子、花生等。有些干磨成粉,有些水磨成浆,有的地方石磨更大,就需要用毛驴来拉。相比今天各种机器制作出来的豆浆,少了许多冰冷的机械味儿。
井
随着城市化以及自来水供水系统的大量普及,用井取水的方式已经很少。现在,许多地方的井的实用功能并不大,更多的是满足了人们的怀旧情结。
土灶
土灶,也是农村家家户户必砌的,灶上再嵌一两口大锅。那时候主要是烧柴,秸秆等等。引火的时候用一捆松枝堆进灶膛,火苗慢慢舔上来,然后再添上一些比较粗壮的柴火。现在有许多人都怀念土灶出来的饭菜。我想,那是因为更具烟火气息吧。
舂
把米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现在家庭里面不常见了。但是在许多古镇应该都能见到这个东。捣这个东西如果你没有力气还不行,特别是捣糯米的时候,棍子和糯米已经黏在了一起,要想拔起来可得费一番功夫。
蓑衣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用这句诗来形容农忙之人再恰当不过,而蓑衣的形象也代表这样一群人。蓑衣一般制成上衣与下裙两个部分,用“棕”编制的比较简易的蓑衣,比较薄,遮雨效果差。用蓑草编制的蓑衣一般比较厚,还有衣袖,遮雨效果很好,还可保暖,现在几乎再难见到。
草鞋
草鞋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草鞋的编织材料各种各样,有稻草,有麦秸,玉米秸。在以前,无论男女老幼凡下地干活,不分晴雨都穿草鞋。草鞋既利水,又透气,轻便,柔软,防滑,而且十分廉价。
拖板车
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农村主要运输及交通工具,具有悠久的历史。虽然是上世界的老古董了,但是在广大农村,依然可以看到不少这样的老物件,这里面是包含着咱农村人一辈子满满的回忆!
打谷机
你还记得打谷机的情景吗?这个就不多介绍了,现在有些地方还有的。
犁
耕地的犁。永新农村的你,小时候拉过犁吗?这个就不多介绍了,现在有些地方还有的。
煤油灯
在电灯普及之前,这玩意就是黑夜里的“光明使者”了。这个了应该很多人还是没有见过,记得小时候农村经常停电的时候,就是用这个照明,而且以前农村特别是下大雨刮大风是经常停电的,蜡烛又没有挨家挨户都是自己去买点煤油,燃烧完了就添加煤油很方便又省钱。
爆米花机
很难再有那种走在路边突然被“嘭”的一声吓一大跳的经历了!不过现在好像有的地方又有人在街头爆这个了,感觉这个手摇火烤的爆出来的包谷花就是比微波炉烤出来的香!
谷风机(风车)
吹掉稻谷中的杂物和无米的稻谷。使劲摇啊使劲转!这个现在有些地方也会在用,就不多介绍了。
木升子
装米、豆、包谷之类用的,好像办喜事的时候也用这
葫芦瓢
这个是纯天然葫芦水瓢,盛谷物,舀水,都杠杠的!
洗脸架
木制的洗脸架,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还记得。这上面可以放盆、挂毛巾,有的还配有镜子和专门放肥皂的地方。
黑白电视机
小时候,如果说谁家最招人,谁家最热闹,那就一定是有电视机的人家了。虽然只是黑白电视,却是我们眼中最具色彩的世界。
录音机
那些年,拥有这个也算是大户人家了。多大个声音,河对面都听得到!!